[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0963.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1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瑞;樊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22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循环 阶梯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虾的顺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的工业化养殖是利用养殖池技术进行养殖,随着虾的不断成长,从小的养殖池转移到大的养殖池,养殖池之间的转移通过池底的转移管,但往往因为两养殖池池底间的压差较大,而管又较细,在转移的过程中会造成虾的聚集堵塞而导致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能够避免虾类的转移过程中造成积压死亡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包括不少于6个养殖池,相邻两养殖池之间有落差,每个养殖池顶端均设有进水管和控制阀,所述养殖池的底端设有一连接内套式排水管的出水口,所述内套式排水管可拆卸立设于养殖池内部,内套式排水管包括设于外层的多孔管和设于内层的封闭的立管,所述多孔管上的孔处设有过滤网,内套式排水管的高度小于养殖池的深度,养殖池底部外端的出水口连接有转移管和循环水管,并均设有控制阀,每个养殖池的循环水管均连通至循环水处理池,循环水管内设有水泵,养殖期间,下一级养殖池的水体比上一级养殖池养殖水体体积多一倍。
进一步,所述养殖池底部外端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并与循环水管和转移管形成三通管路。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管包括水平管路和竖直管路,在水平管路和竖直管路交叉处设有竖直朝下的排污管,并与竖直管路在竖直方向上相互贯通,形成三通管路,排污管上靠近交叉处设有控制阀,竖直管路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排污管的控制阀设于交叉处以下5-10cm处。循环水管内的块状污物随着水流沉积在交叉处与控制阀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立管靠顶端处开有一限位孔,限位孔的位置为正常养殖的水深,优选地,在立管高度为1500mm处开有一直径为10mm的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能够避免虾类的转移过程中造成积压死亡的现象;
2.设计的排水管可以将养殖池内的水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所述内套式排水管的俯视图;
图中:1-一级养殖池;2-二级养殖池;3-三级养殖池;4-四级养殖池;5-五级养殖池;6-六级养殖池;7-竖直管路;8-出水管;9-排污管;10-转移管;11-控制阀;12-立管;13-多孔管;14-限位孔;15-水平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高密度虾类循环水阶梯式养殖系统,包括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2、三级养殖池3、四级养殖池4,五级养殖池5和六级养殖池6,一级养殖池1相对于二级养殖池2为上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2相对于三级养殖池3为上一级养殖池,以此类推,同样的,二级养殖池2相对于一级养殖池1为下一级养殖池,三级养殖池3相对于二级养殖池2为下一级养殖池,以此类推。养殖池均为上下均匀的柱体。养殖期间,下一级养殖池的水体比上一级养殖池养殖水体体积多一倍。
一级养殖池1横截面直径为1303mm、二级养殖池2横截面直径为1843mm、三级养殖池3横截面直径为2607mm、四级养殖池4横截面直径为3686mm,五级养殖池5横截面直径为5213mm,六级养殖池6横截面直径为7372mm。
相邻两养殖池之间有落差,下一级养殖池的顶部低于上一级养殖池的顶部,下一级养殖池的排水口水平位置比上一级养殖池的排水口水平位置低750mm。正常养殖时的水深是1500mm,为了转移虾苗方便,以及防止池内养殖虾跃出,设计为一级养殖池1深度为1600mm,二级养殖池2至六级养殖池6的深度均为1800mm,并在立管12靠顶端处开有一限位孔14,限位孔14设在立管12高度为1500mm处,限位孔14直径为10mm,维持养殖池内的水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0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鱼缸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虾类循环阶梯式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