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0485.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怡;刘晶晶;孙雯;马晶晶;李忠东;张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森麒麟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24 | 分类号: | B60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磨损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与路面唯一接触的零部件,如果胎面磨损的程度较大,轮胎在雨、雪天气下的路面行驶容易打滑,机动车在刹车能力和方向控制能力就会减弱,易导致事故发生。目前现有的磨损指示器通过内置感应线或设置标识物来达到指示效果。前者工艺复杂、制作麻烦、无法直观的检查轮胎磨损程度,造价相对较高,后者目前多数采用图形或数字来标识磨损程度,对图形标识不熟悉的人无法直观了解轮胎磨损程度,甚至可能导致误认情况的发生,而数字标识档次往往较少,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分辨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制作简单,能直观了解磨损程度的轮胎胎面磨损指示标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
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包括轮胎(1),所述轮胎(1)表面设有磨损标识,所述磨损标识由7组凹槽组成,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由2个小型凹槽组成,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设有6种不同深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8,所述凹槽(12、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6,所述凹槽(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5,所述凹槽(15、16、17)组合为一个图形,所述凹槽(16、17)组合为一个图形,所述凹槽(17)为一个图形。
所述凹槽(11)深度为0.5~1mm,凹槽(12)深度为1.5~2mm,,凹槽(13、14)深度相同,深度为2.5~3mm,,凹槽(15)深度为3.5~4mm,凹槽(16)深度为4.5~5mm,凹槽(17)深度为5.5~6mm。
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长度为6~8mm,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宽度为0.6~0.8mm。
所述磨损标识位于所述轮胎(1)胎面中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便于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设有6种不同深度,提高了实用性,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轮胎的磨损过程通过数字与图形的变化来显示,直观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的凹槽深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的磨损过程示意图。
图中,1-轮胎,11、12、13、14、15、16、1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轮胎胎面磨损标识,包括轮胎(1),所述轮胎(1)表面设有磨损标识,所述磨损标识由7组凹槽组成,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由2个小型凹槽组成,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设有6种不同深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提高了实用性,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所述凹槽(11、12、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8,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凹槽(11)消失,所述凹槽(12、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6,当轮胎继续磨损所述凹槽(12)消失,所述凹槽(13、14、15、16、17)组合为数字5,当轮胎继续磨损所述凹槽(13、14)消失,所述凹槽(15、16、17)组合为一个图形与汉字三相近,当轮胎继续磨损所述凹槽(15)消失,所述凹槽(16、17)组合为一个图形与汉字二相近,当轮胎继续磨损所述凹槽(16)消失,所述凹槽(17)为一个图形与汉字一相近,轮胎磨损过程通过数字与图形来标识,可更为直观的了解轮胎的磨损情况,避免了误认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森麒麟轮胎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森麒麟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0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