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用改良型液压折叠式输送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0109.2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建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改良 液压 折叠式 输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用输送臂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船舶用改良型液压折叠式输送臂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内河运输砂石运输自卸船舶由于生产效率高,已被广泛应用。同时随着造船技术水平的升级,船舶的载货吨位达到3000-7000吨级。船舶长度超过100米,同时,船舶为了适应不同场地的卸货功能,外挂式输送带架超过了30米。其中,有一种方式是将输送臂长期悬挂于船头,此种方式增加了船舶的总长,在航行和通过船闸时极易发生碰撞,安全隐患较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市面上还出现一种可折叠的输送臂,将输送臂分为多个依次连接的输送臂,并且相邻的输送臂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实现相邻的输送臂之间的弯折与延伸。此连杆机构包括一油缸以及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连接相邻的输送臂,另一端相互连接并连接油缸的一端,油缸的另一端连接于其中一输送臂上。但,此种结构使得油缸载荷大,需使用高强度的油缸,提高了油缸的成本。
另外,上述可折叠的输送臂展开后,多个依次连接的输送臂只能通过单一的连杆机构形成支撑,这样导致输送臂受力不均匀,其中,离船头越远的输送臂受其本身重力的影响越严重,以致会影响整个输送臂结构的工作质量,不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用改良型液压折叠式输送臂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船舶用改良型液压折叠式输送臂结构包括:至少两级依次安装于船舶船头处的输送臂以及设置于船舶船头处的并用于收放两级输送臂的收放装置,该第一、第二级输送臂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收放装置包括:设置于船舶船头上的第一、第二收放卷扬机、铰接于船舶船头处的龙门架和用于对龙门架形成支撑的龙门架油缸、连接于第一收放卷扬机与第一级输送臂之间的第一组钢丝绳以及连接于第二收放卷扬机与龙门架和第二级输送臂之间的第二组钢丝绳;所述龙门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供所述第一组钢丝绳绕过的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以及位于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旁侧的并供所述第二组钢丝绳绕过的第三滑轮组和第四滑轮组;所述第一级输送臂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三组供所述第一组钢丝绳绕过并可使第一级输送臂受力均匀的第一侧滑轮;所述第二级输送臂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供所述第二组钢丝绳绕过并可使第二级输送臂受力均匀的第二侧滑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三组所述的第一侧滑轮等距分布于第一级输送臂外两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三组所述的第一侧滑轮与第一级输送臂外侧之间的间距依次变小。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门架中还设置有第一转角滑轮组;所述第一组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收放卷扬机的两滚筒上,该第一组钢丝绳中部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组、第一级输送臂一侧的第一侧滑轮、第二滑轮组、第一转角滑轮组、第一滑轮组、第一级输送臂另一侧的第一侧滑轮、第一滑轮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船舶船头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定滑轮,该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一收放卷扬机上方;所述第一组钢丝绳绕过该第一定滑轮后与所述第一收放卷扬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收放卷扬机包括有两个滚筒,第一组钢丝绳绕过两个滚筒。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组所述的第二侧滑轮等距分布于第二级输送臂外两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组所述的第二侧滑轮与第二级输送臂外侧之间的间距依次变小。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门架中还设置有第二转角滑轮组;所述第二组钢丝绳一端固定于龙门架上,该第一组钢丝绳中部依次绕过第三滑轮组、第二级输送臂一侧的第二侧滑轮、第三滑轮组、第二转角滑轮组、第四滑轮组、第二级输送臂另一侧的第二侧滑轮、第四滑轮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船舶船头上还设置有一第二定滑轮,该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收放卷扬机上方;所述第二组钢丝绳绕过该第二定滑轮后与所述第二收放卷扬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收放卷扬机包括有两个滚筒,第二组钢丝绳绕过两个滚筒。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龙门架油缸数量为两个,其中,每个龙门架油缸下端与船舶船头铰接,龙门架油缸上端的活塞杆端部与龙门架上端外侧枢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建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建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0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食品装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片加工平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