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且维护方便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867.2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全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2;F04D29/42;F04D29/28;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三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维护 方便 离心 细纱机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机技术领域,涉及细纱机吸棉风机,特别是一种耐用且维护方便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
背景技术
细纱机吸棉风机一般设置在细纱机的车尾处的机箱内的抽风道末端口,用于吸取各纺纱头处在纺纱中产生的断纱,同时还有调节机台温度、改善车间工作环境的作用。传统的细纱机吸棉风机多为轴流风机结构,吸风效果差,能耗大。为提高吸风效率、降低能耗,人们发明了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例如:
公开号为CN202065203U,名为“一种细纱机吸棉风机”的专利,该吸棉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在壳体内的叶轮,叶轮由圆形底板、盖板之间设置叶片构成,所述盖板的中心开有进风口,底板的中心设镶套,镶套内安装有风机轴,所述风机轴与电机键连接;所述壳体为螺旋结构。优点在于:电机通过风机轴驱动底板、盖板以及叶片转动,空气通过壳体进风口进入叶轮,从叶轮的进风口进入底板、盖板以及叶片形成的空腔内,在离心的作用下空气沿壳体壁甩出实现吸风,吸风效果好,耗能低。
采用这样技术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当然可以使用,但由于结构还相对复杂(叶轮装置等主体部件难以整体采用铸型件整体性制成)、耐用性不够,这对纺厂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纺厂中所用细纱机数量很多,而每台纺机都须配有一台细纱机吸棉风机,纺纱过程中产生的胶粘物、尘埃、断纱等夹杂在一起,很容易卡死吸棉风机,须经常性进行清堵维护,维护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更为耐用、维护成本较低,使用效果更理想的耐用且维护方便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用且维护方便的离心式细纱机吸棉风机,包括开口正方形盒状壳体、设在壳体的开口上的盖板、设在壳体内的风道、设在风道中的离心式叶轮装置、与叶轮装置传动连接的电机;进风口设在壳体底面,出风口设在壳体一侧面;壳体、叶轮装置二者均是铝铸型件;盖板是钢板冲压件;电机是外转子电机;电机的转子与叶轮装置的轮轴紧固连接;壳体内设有环绕进风口的座内圈限位环,座内圈限位环外设有环绕座内圈限位环的座外圈限位环;叶轮装置的对应端面设有与上述两限位环分别对应嵌连的叶轮外圈凸环、叶轮内圈凸环;电机的定子的外端面通过紧固装置与盖板紧固连接,盖板通过紧固装置与壳体紧固连接。
所述的叶轮装置是摩天轮状的叶轮装置,轮的外圆周面均布开设有多个方形开口,各开口一直边上均设置有方形弧弯板状的叶片,叶片的一端与轮的外圆周面齐平,另一端低于轮的外圆周面。
所述的叶轮装置在正方形盒状壳体内是上下方向呈偏心设置的,电机的转轴与壳体的下边沿的距离大于电机的转轴与壳体的上边沿的距离;以出风口口沿为参照系,旋转靠近出风口的各叶片的所述的低于轮的外圆周面的一端为叶片运动体的头部且是朝上运动的。
所述的风道是一块与壳体底面一体化铸造成型的C字形的与壳体侧面等宽度的弯板件;出风口是设在壳体一侧面的方形开口,C字的缺口两端与出风口上下两端对应连接。
所述的定子的外端面均布设置有四个乙螺孔,盖板中部的对应处设有四个乙通孔,定子的外端面通过设在乙螺孔上螺栓穿过乙通孔与盖板紧固连接;壳体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甲螺孔,盖板四个角部的对应处均设置有甲通孔,盖板通过螺栓穿过甲通孔与甲螺孔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壳体、叶轮装置二者均是铝铸型件;盖板是钢板冲压件;电机是外转子电机;电机的转子与叶轮装置的轮轴紧固连接;壳体内设有环绕进风口的座内圈限位环,座内圈限位环外设有环绕座内圈限位环的座外圈限位环;叶轮装置的对应端面设有与上述两限位环分别对应嵌连的叶轮外圈凸环、叶轮内圈凸环;电机的定子的外端面通过紧固装置与盖板紧固连接,盖板通过紧固装置与壳体紧固连接。吸棉风机主体部件分别采用铝铸型件、钢板冲压件分别整体性制成,更为耐用;结构更为简单,拆分更容易,维护成本较低,使用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向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机芯部分的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机座部分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全,未经杨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