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驱采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849.4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聪;曲绍刚;阚长宾;周立国;龙华;王占胜;张丽娜;赵忠瑞;李辉;徐岩松;赵吉成;赵树杰;卢丽丝;汪盈盈;宋奕霖;张文杰;陈东明;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3 | 分类号: | 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永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烧油层采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驱采油系统。
背景技术
火烧油层采油主要是通过用电、化学等方法使油层温度达到原油燃点,并通过注气井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氧气使油层原油持续燃烧不断蔓延扩大,把原油驱向生产井的采油方法。通常所述火烧油层采油主要针对粘度高、流动性差的稠油油藏。
在所述火烧油层采油过程中,一般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火驱注气井持续不断注入空气或氧气,所述空气或氧气与原油反应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轻烃气体、硫化氢等尾气,所述尾气通常需要通过生产井中排出,因此所述生产井通常也是排气井。随着所述火驱尾气量的逐渐增大,会使得生产井中抽油泵的充满程度降低,甚至造成气锁后,使得抽油泵停抽。
在火烧油层过程中,原本胶结的稠油油藏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被解体,当所述稠油油藏被解体后,极易出砂,而且随着开采程度的进行,出砂程度逐渐加大,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甚至有些油井因出砂严重而无法开采。
目前现场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管柱,一种是具有防气功能的管柱,通过油管、防气泵、螺旋气锚的配套使用进行防气,但这种管柱不具备防砂功能。一种是具有防砂功能的防砂管柱,通过油管、抗砂泵的配套使用进行防砂,但这种管柱不具备防气功能。也就是说,现有的技术中,通常要么防砂性能好,要么防气性能好,两者难以同时兼顾。
针对上述防砂和防气功能难以兼顾的问题,中国专利说明书103498646A公开了一种实现方式,具体提供了一种火驱井防砂防气抽油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火驱井防砂防气抽油装置包括:抽油泵25’、沉砂式气锚24’和丝堵21’,所述抽油泵25’、沉砂式气锚24’和丝堵2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进入井下时,所述整个火驱井防砂防气抽油装置的上端与油管26’连接后设置在套管3’内。使用时,地层的油气先从进入所述沉砂式气锚24’,实现入泵前的油气分离;再进入所述抽油泵25’。在所述沉砂式气锚24’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泄砂阀22’,用于将沉积在所述沉砂式气锚24’底部的砂粒泄除。
虽然上述装置能同时实现防气防砂的基本功能,但是所述火驱井防砂防气抽油装置仅通过沉砂式气锚24’实现防气防砂,其防气时:油气分离的效率有限,一般只有30%左右,防气效果不佳;防砂时:沉砂路径一定,沉砂能力有限,防砂效果也不佳。由于所述火驱井防砂防气抽油装置防砂防气能力有限,抽油泵经常充不满,进而降低了抽油泵的泵效,影响了火驱开发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驱采油系统,具有较高的防砂防气能力,能够提高抽油泵泵效,从而提高火驱开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驱采油系统,它包括:外管柱,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丝堵,其用于封闭所述外管柱的下部;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丝堵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上开设有用于与外界相通的第一孔,在所述第一孔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管和套管封隔的封隔器;以及内管柱,所述内管柱与第一管之间形成有环形通道,所述内管柱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二丝堵、沉砂气锚、抽油泵、油管,在所述第二丝堵上还设置有第一泄砂阀。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自上而下包括:衬管、筛管、第一尾管,所述衬管、筛管和第一尾管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孔为所述筛管上的筛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砂气锚设置有进出孔,所述筛孔高于所述沉砂气锚的进出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管的长度为5米至10米,所述筛孔的孔径为0.2毫米至0.5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尾管的下端设置在距离油层下界5米至10米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丝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泄砂阀。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沉砂气锚和所述第二丝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尾管,所述第二尾管的长度为4米至8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丝堵距离所述第一丝堵的距离为10米至20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尾管与筛管之间、所述衬管与所述筛管之间设置有油管短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尾管、衬管、油管的材料为含有铬元素的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