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汽车车门消音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720.3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张陆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J5/04;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静电 功能 汽车 车门 消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汽车车门消音垫。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饰需要在开关车门进行防震,又要在开车时,阻挡风力以及其他车外的声音。
现有的汽车车门硬度不够,长期进行开关门和内外的压强产生压力容易变形,同时现有的车门内饰的隔音效果也不是很好,容易影响司机的心情,同时散热和防潮不好,易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汽车车门消音垫,增加了隔音的效果,同时具有防潮和散热的功能,也增加了产品的硬度,长期使用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汽车车门消音垫,包括有PP棉层,PP棉层的上表面通过聚烯胶粘结有针刺毡层,针刺毡层的上表面通过聚烯胶粘结有再生纤维毡层;再生纤维毡层的上表面上覆合有防静电无纺布层;针刺毡层的上端面上设置至少一对相互垂直的V型槽,针刺毡层的V型槽呈网状排列。
进一步地,V型槽的两斜平面上分别设置有不规则形状的凹槽。
进一步地,V型槽的两斜侧面上设置与V型槽长度相平行的长条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防静电的无纺布层可以防止静电和同时具有防尘的功能,针刺毡层的上端面上设置至少一对相互垂直的V型槽,能够降低产品的重量,同时具有消音的功能,针刺毡层的V型槽呈网状排列,本产品能够具有防震、更尽一步加强了隔音效果和具有非常强的消音效果,弹性也较好,因此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中:1为PP棉层;2为针刺毡层;3为再生纤维毡层;4为防静电无纺布层;5为V型槽;6为不规则形状凹槽;7为长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静电功能的汽车车门消音垫结构示意图,包括有PP棉层1,PP棉层1的上表面通过聚烯胶粘结有针刺毡层2,针刺毡层2的上表面通过聚烯胶粘结有再生纤维毡层3;再生纤维毡层3的上表面上覆合有防静电无纺布层4,能够在表层起到防静电的功能;针刺毡层2的上端面上设置至少一对相互垂直的V型槽5,能够降低产品的重量,同时具有消音的功能,针刺毡层2的V型槽5呈网状排列,本产品能够具有防震、更尽一步加强了隔音效果和具有非常强的消音效果,弹性也较好,因此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具有防静电的功能,因此提高了安全性能和可同时具有防尘的功能。
优选地,V型槽5的两斜平面上分别设置多个不规则形状凹槽6,增加了消音的效果。
实施例2
优选地,采用另一种方式,V型槽5的两斜侧面上设置与V型槽长度相平行的长条形凹槽7,能够辅助V型槽进行消音,且消音功能较好,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其中,PP棉:棉弹性好、膨松度强、不怕挤压的特性;
针刺毡:防音、防震、保温、养护的性能;
再生纤维毡:吸热、隔热和隔音特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防静电的无纺布层可以防止静电和同时具有防尘的功能,针刺毡层的上端面上设置至少一对相互垂直的V型槽,能够降低产品的重量,同时具有消音的功能,针刺毡层的V型槽呈网状排列,本产品能够具有防震、更尽一步加强了隔音效果和具有非常强的消音效果,弹性也较好,因此延长使用寿命,因此提高了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德天运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