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元器件氦气氟油检漏的加压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09300.5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来启发;赵玲;陆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元器件 氦气 检漏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元器件氦气氟油检漏的加压盘,属于电子元器件无损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氦质谱背压检漏需要把元器件装入氦气罐内,再将高纯度的高压氦气充入氦气加压室内,按规定的时间持续保压。氟油加压检漏需要把元器件装入氟油罐中,加入氟油至淹没元器件,再用高压气体充满氟油上面的空间,按规定的时间持续加压。
目前将元器件装入氦气罐或氟油罐使用的加压盘采用一体设计,其高度、直径与罐体尺寸相当。当元器件数量较多装满加压盘时,元器件间相互挤压碰撞会损伤元器件;当元器件很少时,氦气罐或氟油罐内剩余空间过大就要耗费大量的氦气或氟油来填充空间;当不同种类元器件同时装入,加压结束不能快速分拣。使用目前的加压盘容易损伤元器件,浪费氦气,分拣不便,工作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新型加压盘,以解决原有加压盘因一体设计导致检测多种不同类型器件时出现的损伤器件、浪费氦气或氟油、分拣不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专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元器件氦气氟油检漏的加压盘,包括加压盘,所述加压盘为圆柱状,可放置最少一层金属篮,每层金属篮设计成等直径和可分离式,每层金属蓝放置在另一层金属篮顶端,所述金属篮中间设置与金属篮同轴的凹槽,每层金属篮凹槽底面和圆柱面设置有通孔。
所述金属篮凹槽可设置分栏板。
所述分栏板可设置最少一条。
所述金属篮的柱面和底面采用钢板制成。
所述金属篮底面上通孔填充满底面,径向间距和周向间距相对孔直径不小于5mm,所述金属篮圆柱面通孔周向布置,轴向间距和周向间距相对孔直径不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可分离的分层设计的金属篮,可将元器件分别置于每层金属篮凹槽内,减少每层中底部元器件的受力,可以有效保护被检测器件不受损坏,分装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被检测器件,当被检测器件数量较少时,使用少量金属篮即可满足需求,有效节省氦气或氟油,每层放置不同类型的元器件,也能便于分拣;设置分栏板,对于少量元器件,而且种类不同的元器件,能够在同一层上放置不同种类的元器件,便于分拣;分栏板设置数目,设置越多,对于元器件种类多,而每种元器件数量少时,便于使用,分拣操作更加方便;采用薄钢板制作,能够节省材料,制造简单,成本低;通孔布置,满足支撑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减轻设备重量,便于装卸和气体液体的流入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加压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带分栏板的金属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压盘;2、金属篮;3、凹槽;4、底面通孔;5、圆柱面通孔;6、分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元器件氦气氟油检漏的加压盘,包括加压盘1,所述加压盘1为圆柱状,可放置最少一层金属篮2,每层金属篮2设计成等直径和可分离式的桶状结构,通过对钢板加工通孔,弯曲成桶装结构,在焊接到带有通孔的圆板上,从而形成金属蓝2,金属篮2中间为凹槽3,每层金属蓝放置在另一层金属篮顶端,每层金属篮凹槽底面和圆柱面设置有通孔, 采用可分离的分层设计金属篮,可将元器件分别置于每层上,每层放置元器件减少,从而导致每层金属篮底部元器件受力减少,从而不易被压坏,可以有效保护被检测器件不受损坏,分装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被检测器件,当被检测器件数量较少时,使用少量金属篮2即可满足需求,有效节省氦气或氟油,并且分拣方便。
所述金属篮2凹槽可设置分栏板6, 对于少量元器件,而且种类不同的元器件,能够在同一层上放置不同种类的元器件,便于分拣。
所述分栏板6设置最少一条, 设置越多,对于元器件种类多,而每种元器件数量少时,便于使用,分拣操作更加方便。
所述金属篮2的柱面和底面采用钢板制成,能够节省材料,制造简单,成本低。
所述金属篮底面通孔4填充满底面,径向间距和周向间距相对孔直径不小于5mm,所述金属篮圆柱面通孔5周向布置,轴向间距和周向间距相对孔直径不小于5mm, 通孔布置,满足支撑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减轻设备重量,便于装卸和气体液体的流入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泵推式潜艇推进器
- 下一篇:海底打捞观察行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