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旁河地下取水地表水回灌反冲洗工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08494.7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安;马微;侯亚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3/34 | 分类号: | E03B3/34;E03B3/08;E03B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 地址: | 40002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取水 地表水 回灌反 冲洗 工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旁河地下取水技术,具体是一种延长取水设施使用寿命、提高抗淤能力、高效低能耗清淤和避免影响取水供水和降低清淤成本的旁河地下取水地表水回灌反冲洗工程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地表水对滤层内地下水的天然入渗补给,旁河地下取水方式历史悠久,近年又再兴起了旁河水源热泵取水热潮。旁河地下取水系统按取水规模由小到大依序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和渗滤取水等,前四者为传统方式,后者为近年投入应用的新型取水方式。纵观所有旁河地下取水系统,其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滤层表面抗淤塞能力不足和十分不便于人工清淤,一般造成传统取水方式寿命多小于10年,经改进抗淤能力后的渗滤取水方式寿命也多小于30年,在非流动水环境(如湖泊、水库等)中滤层表面淤塞现象更突出、寿命更偏短。
关于传统取水方式多种刊物如《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国给排水》常见刊载,并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等多种国家规范中也有介绍,渗滤取水方式则是实用新型于2003年的一项专利技术(专利号:ZL03 1 35401.7)。
滤层表面淤塞是指地表水经滤层表面入渗补给滤层的地下水后,于滤层表面过滤所截留下的淤积物质累积,逐渐导致滤层表面不再具有渗透能力而减少地表水的下渗补给、影响工程的产水能力。到目前的旁河取水的有效抗淤手段不多:四川广元市城北水厂则采用浅水区域的机械清推,数年一次;湖北浠水县南城水厂则是采用水底机械扰动、泵吸再输送出取水区域方式。总体上都属于人为机械清淤手段,缺点是准备工作环节多、影响正常取供水周期较长、成本高、恢复率逐次降低。
实用新型人参与国内取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多年,深感解决地表水底、滤层表面的淤塞问题的难度,也尝试、推动过多种抗淤、清淤手段的实施,效果均欠理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旁河地下取水存在的问题是:人为机械清淤手段,缺点是准备工作环节多、影响正常取供水周期较长、成本高、恢复率逐次降低;取水设施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抗淤能力低和清淤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取水设施使用寿命、提高抗淤能力、高效低能耗清淤和避免影响取水供水和降低清淤成本的地表水回灌反冲洗工程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旁河地下取水地表水回灌反冲洗工程结构,包括固定于旁河基底上的取水泵房及控制间,位于基底上的滤层,在取水泵房及控制间中设置有电气控制柜,位于取水泵房及控制间内取水井中的供水泵组和排污泵组,所述取水井与滤层下方的地下水源连通,所述供水泵组和排污泵组均由电气控制柜控制运行;其中:
所述取水泵房及控制间内的取水井中设置有汇水管道,该汇水管道顶部设置有由电气控制柜或通过汇水管道内自身水压控制运行的汇水控制阀,所述汇水管道的底部位于滤层中,所述汇水管道的端部与取水过滤及反冲洗配水管连通,该取水过滤及反冲洗配水管的管体上具有供水通过的渗透孔;
所述取水过滤及反冲洗配水管分别与设置在取水泵房及控制间上游的上游进水井和下游的下游排污井连通,该取水过滤及反冲洗配水管埋于滤层中;
所述上游进水井的上游进水口低于上游水位线和地表水位线,位于上游进水井上的上游进水控制阀由电气控制柜或通过上游进水控制阀内水的自身水压控制运行;
所述下游排污井内的下游排污控制阀由电气控制柜或通过下游排污控制阀内水的自身水压控制运行;
所述取水泵房及控制间内设置有井水位探测装置,该井水位探测装置将检测的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柜。
由于上述结构,充分利用天然条件解决了旁河取水滤层区域的淤塞反冲洗难题,可有效延长取水工程的使用寿命,且增加的结构少、需维护的部件少、能耗低、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次生污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正常供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地表水回灌反冲洗滤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表水位线;2、上游水位线;3、下游水位线;4、滤层表面;5、滤层;6、基底;7、取水泵房及控制间;8、供水泵组;9、排污泵组;10、汇水管道;11、汇水控制阀;12、井水位探测装置;13、电器控制柜组;14、取水过滤及反冲洗配水管;15、井水位及地下水位;16、上游进水井;17、上游进水口;18、上游进水控制阀;19、下游排污井;20、下游排污口;21、下游排污控制阀;22、阀组控制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8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中泵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多连杆传动曲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