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闭的磁性接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7510.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龙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接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近开关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常闭的磁性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磁性接近开关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是一种通过动磁铁,静磁铁以及外磁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开关的装置,其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决定磁性接近开关的品质和使用寿命。现有磁性接近开关的复位机构一般为拉簧组件,这种结构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性:1.拉簧长时间使用后,金属疲劳导致弹力下降,回复速度减慢,作用力变小,容易产生拉弧;2.拉簧组件的安装,需有较多配合部件,结构复杂,组装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3.开关两种状态,拉簧的行程较大,故在常开状态下处于相对较大受力状态,容易疲劳导致产品寿命降低。
现有技术中有专利号201410299835.1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性接近开关,但其触头为常开设置,如在家用电冰箱等领域,需要进行触头的常闭设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常闭的磁性接近开关,其有效加强了触点分断时的瞬间作用力,同时,采用上下盖密封合盖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分断力小、密封不严等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常闭的磁性接近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上部一侧可上下移动地设有动磁铁,壳体内底部左右并列固定设有第一接线端片和第二接线端片,所述第二接线端片上端设有静触头,所述第一接线端片上卡接有弹片,所述弹片外端设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常闭接通设置;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助力杆,所述助力杆可摆动地设于壳体内,助力杆一端设有借力部另一端设有助力部,所述借力部对应设置于动磁铁下端,所述弹片上设有弹力舌片,弹力舌片外端抵设于助力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底座内中部开设有凹腔,底座内右部和下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动磁铁、助力杆、弹片、动触头以及静触头均设于凹腔内,所述第一接线端片和第二接线端片卡设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内开设有便于上盖和底座连接的通孔,通孔设有内台阶,第一凸块与底座上端面高度一致,所述上盖设有圆形凸块,圆形凸块与第一凸块的内台阶形成过盈嵌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内设置为胶孔,所述上盖设有胶柱,胶柱与胶孔过盈嵌合设置,所述胶柱、第二凸块高于上盖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内设有连接轴,所述助力杆穿设于连接轴,助力杆通过连接轴可摆动地设于壳体内,所述上盖设有凸起的圆柱,圆柱内设为与连接轴过盈嵌合设置的内孔。
进一步地,所述借力部置于动磁铁与第一凸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部外侧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接线端片上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弹片内端卡接于固定槽内,所述弹力舌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弹片内端,弹力舌片的另一端抵设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舌片和弹片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位置高于所述固定槽的位置,所述连接轴设于助力杆的正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开设于底座右部的第一凸块下端的第一卡槽、开设于底座右部的第二凸块右侧的第二卡槽、开设于底座右部底端的第三卡槽以及开设于底座下端中部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一接线端片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内,所述第二接线端片卡接于第四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动磁铁在外磁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动磁铁向下压迫助力杆借力部,撬动助力杆助力部,助力部挤压弹力舌片,直至动触头和静触头分断,去除外磁铁的作用力后,动触头和静触头在弹力舌片的作用下复位,恢复常闭接通状态,这样有效加强了触点分断时的瞬间作用力,另外,将壳体设置成由上盖和底座组成的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分断力小、密封不严等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动磁铁;3、第一接线端片;4、第二接线端片;
5、静触头;6、弹片;7、动触头;8、助力杆;9、借力部;10、助力部;11、弹力舌片;12、上盖;13、底座;14、凹腔;15、第一凸块;16、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7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