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07338.9 | 申请日: | 2014-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钟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龙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64 | 分类号: | B66C1/6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槽钢 角钢 起吊 抓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抓手,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厂矿内的各种机加工中,槽钢或角钢为主要的结构件,由于槽钢或角钢的特殊结构,使用吊机将槽钢或角钢运送到切割点时非常困难,使用钢丝绳调运槽钢或角钢过程中,捆扎位置通常在中部,将槽钢吊到切割点,途中一旦失去平衡,槽钢很容易脱落,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利用两钢筋爪卡在槽钢或角钢端部,有效防范了现有钢丝绳调运容易滑落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包括钢筋爪、中部钢筋、端部连接钢筋和短连接钢筋,四根钢筋呈“∷”形间隔排列,由“∷”形间隔排列的四根钢筋形成钢筋爪,中部钢筋的一端设置在“∷”形四根钢筋的一端中部,在四根钢筋一端的两两端部设有端部连接钢筋,两端部连接钢筋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短连接钢筋。
所述的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在中部钢筋的另一端设有横钢筋,由所述横钢筋形成手柄。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利用两“∷”形结构的钢筋爪卡在槽钢或角钢端部,由吊机的软绳连接两中部钢筋,便可稳定的起吊槽钢或角钢;本实用新型有效防范了现有钢丝绳调运容易滑落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槽钢的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角钢的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爪;2、端部连接钢筋;3、短连接钢筋;4、中部钢筋;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或2所述的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包括钢筋爪1、中部钢筋4、端部连接钢筋2和短连接钢筋3,四根钢筋呈“∷”形间隔排列,由“∷”形间隔排列的四根钢筋形成钢筋爪1,中部钢筋4的一端设置在“∷”形四根钢筋的一端中部,在中部钢筋4的另一端设有横钢筋,由所述横钢筋形成手柄5,所述四根钢筋一端的两两端部设有端部连接钢筋2,两端部连接钢筋2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短连接钢筋3。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槽钢或角钢的起吊抓手,使用时,结合附图3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爪1插在槽钢的端部,使“∷”形结构的钢筋爪1的其中一根钢筋卡住槽钢的槽,另外三根处于槽钢的后背以及一侧板的外部,由吊机的软绳连接两中部钢筋4,便可稳定的起吊槽钢;结合附图4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爪1插在角钢的端部,使“∷”形结构的钢筋爪1的其中一根钢筋处于角钢的凹陷角中,另外三根分别处于角钢的外角和两板体的外部,由吊机的软绳连接两中部钢筋4,便可稳定的起吊角钢;所述手柄5可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装卸。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龙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洛阳龙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7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式起重机低频振动传感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主机导轨固定式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