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6833.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则双;田玉秋;郭洪军;史秀莉;房小丹;张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永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配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采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
背景技术
稠油选配注技术利用封隔器等井下工具,将蒸汽有选择地分配给目的油层,从而提高稠油井最终采收率,改善稠油开发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蒸汽进行有效的分配,往往先对其中一层油层注入蒸汽,当注入的蒸汽达到要求后,采用投球或投棒以实现选层作业,即向油管内投球或投棒并用热注蒸汽打压滑套,在压力剪切作用下剪钉断裂,滑套向下滑动卡止,从而密封并分隔下部的管柱,连通上部管柱与注汽嘴,使空气和蒸汽得以流入选定油层。
采用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分层配汽,但是在投球或投棒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即在投球或投棒时,需要打开注汽井口的阀门,高温(300℃)高压(10几兆帕)蒸汽容易泄漏伤人,或者高温高压气体把注汽井口某一部分推出,打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其能够快速安全的实现分层配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第一注汽件、第二注汽件、丝堵,在所述第一注汽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隔器,在所述第一注汽件与所述第二注汽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所述第一注汽件和所述第二注汽件上开设有多个注气孔,所述注气孔内能拆卸地设有封堵件。
优选地,所述多个注气孔沿所述第一注汽件或第二注汽件的周向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汽件和所述第二注汽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封隔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注汽件和所述丝堵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注汽件,在所述第二注汽件和所述第三注汽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封隔器,所述第三注汽件上开设有多个注气孔,所述注气孔内能拆卸地设有封堵件。
优选地,所述多个注气孔沿所述第三注汽件的周向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注汽件和所述第三注汽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封隔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优选地,所述封堵件为螺钉、螺丝或螺栓中的一种,所述封堵件通过螺纹能拆卸地与所述注气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对每层实现一次性同步注汽,大大减少了工序,简化了注汽结构。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注汽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套管;2、油管;3、第一注汽件;4、第二注汽件;5、第一封隔器;6、第二封隔器;7、丝堵;8、第一连接件;9、第三注汽件;10、第三封隔器;11、第二连接件;12、第一目标油层;13、第二目标油层;14、第三目标油层;15、注气孔;16、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稠油选配注用的注汽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2、第一注汽件3、第二注汽件4、丝堵7,在所述第一注汽件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封隔器5,在所述第一注汽件3与所述第二注汽件4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隔器6,所述第一注汽件3和所述第二注汽件4上开设有多个注气孔15,所述注气孔15内能拆卸地设有封堵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6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堵塞装置及地下煤气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