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06487.3 | 申请日: | 2014-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张鹏;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铧星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28 | 分类号: | F16C19/28;F16C33/58;B66B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刘晓阳 |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安全 电梯 导向 专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一种用于高载荷电梯导向轮上的安全型轴承。
背景技术
用于电梯导向轮上的轴承一般需要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工作,特别是在高载荷的电梯中,导向轮的轴承还需要有较强的负载承受能力。但是,目前常用的单列圆柱滚子轴承负载承受能力较弱,在高载荷的电梯导向轮中使用存在超负载失效的风险。而且,目前使用的单列圆柱滚子轴承一般都是带有保持架结构的,要保证其负载能力就需要增大径向截面面积,即增加轴承的宽度。但是,电梯导向轮中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空间较小,较宽的轴承安装不方便。因此,现有用于电梯导向轮的轴承存在着负载能力较弱,安全性不理想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负载能力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还能缩小所需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包括外圈,外圈内侧的两边对称设置有两列圆柱滚子,两列圆柱滚子内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内圈和右侧内圈;左侧内圈的右侧设有榫口,右侧内圈的左侧设有凸榫;外圈、左侧内圈和右侧内圈上与圆柱滚子连接处均设有滚道,滚道的中部设有油槽,靠近外圈的油槽上连接有输油孔;外圈的两侧、左侧内圈的左侧和右侧内圈的右侧均设有止口,止口上连接有挡圈。
前述的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中,所述榫口和凸榫的位置相对应,右侧内圈能够通过凸榫和榫口与左侧内圈固定连接。
前述的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中,所述挡圈与左侧内圈和右侧内圈上的止口胶合连接,挡圈与外圈上的止口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称设置了两列圆柱滚子,增加了轴承中圆柱滚子与滚道之间的线接触长度,大幅度增加了轴承的径向负载承受能力。同时,为了满足电梯导向轮中轴承的安装空间较小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满装圆柱滚子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小的径向截面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负载承受能力。而且,设置了油槽、输油孔和挡圈,防止润滑油甩出和灰尘进入,增加了储油能力,提高了润滑效果,减缓圆柱滚子的磨损,增加安全性能。同时,榫口和凸榫的设置,能够确保左侧内圈和右侧内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负载能力强和安全性高的优点,还能缩小所需的安装空间,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圈,2-圆柱滚子,3-左侧内圈,4-右侧内圈,5-榫口,6-凸榫,7-滚道,8-油槽,9-输油孔,10-止口,11-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高载荷安全型电梯导向轮专用轴承,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外圈1,外圈1内侧的两边对称设置有两列圆柱滚子2,两列圆柱滚子2内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内圈3和右侧内圈4;左侧内圈3的右侧设有榫口5,右侧内圈4的左侧设有凸榫6;外圈1、左侧内圈3和右侧内圈4上与圆柱滚子2连接处均设有滚道7,滚道7的中部设有油槽8,靠近外圈1的油槽8上连接有输油孔9;外圈1的两侧、左侧内圈3的左侧和右侧内圈4的右侧均设有止口10,止口10上连接有挡圈11。
所述榫口5和凸榫6的位置相对应,右侧内圈4能够通过凸榫6和榫口5与左侧内圈3固定连接;所述挡圈11与左侧内圈3和右侧内圈4上的止口10胶合连接,挡圈11与外圈1上的止口10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称设置了两列圆柱滚子2,增加了轴承中圆柱滚子2与滚道7之间的线接触长度,大幅度增加了轴承的径向负载承受能力;采用满装滚子结构,能够在较小的径向截面(即轴承宽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强的负载承受能力,便于在安装空间较小的电梯导向轮中安装。
设置了油槽8、输油孔9和挡圈11,防止润滑油甩出和灰尘进入;止口10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挡圈11的密封效果。挡圈11与左侧内圈3和右侧内圈4上的止口10胶合连接,挡圈11与外圈1上的止口10滑动连接。这样就能在保证轴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满足较好的密封效果。
同时,设置了榫口5和凸榫6,安装时,将右侧内圈4上的凸榫6压入左侧内圈3中的榫口5中即可,这样能够确保左侧内圈3和右侧内圈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铧星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铧星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6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体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