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6181.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涛;陶晓春;周清;曹永清;陆金根;张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M3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药线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外科传统引流治疗的药线器材,尤其涉及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药线疗法是中医外科最具特色的传统外治法,属中医外科引流法的一种。药线疗法是通过将药线插入溃疡疮孔,借助药线所载药物,发挥提脓祛腐作用,并利用药线之线形,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药线的类别有外粘药物及内裹药物两类,目前临床上大多应用外粘药物的药线。它是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引导脓水外流。采用药线引流,具有方便、痛苦少、患者能自行更换等优点。适用于溃疡中后期疮口过深、过小,脓水不易排出;或有袋脓、空腔;或慢性瘘管、窦道者。肛肠科常用于肛周脓肿、肛瘘等感染性疾病术后引流。传统药线多由桑皮纸制成,人工按一定规格剪裁好桑皮纸后,按传统方式,由人工搓制而成。
虽然药线的应用范围广,且治疗效果好,但因药线需求日益增大的同时,其制作仍以人工搓制为主,搓制过程费时费力,使得药线供应呈供不应求的趋势。药线搓制过程中因摩擦等因素会对操作者的双手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长期机械性的撵转运动,对操作者的指间小关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磨损,更有甚者有引起指间关节炎等可能。而且有些型号的药线因其直径粗、长度长,使得搓制更费事费力,因搓制过程中的皮损、疼痛,一位熟练人员也需耗时数分钟方能完成一根药线的制作,因此药线制作对临床医护的日常工作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同时,过多的直接接触,使得部分药线在制作过程中因手汗浸渍等原因而发生变色、变形,卫生情况不能保证,并且因技术、经验等差异,不同操作者制作的同型号药线可能也存在尺寸不一的问题。鉴于以上所述的缺陷,借用机械动力原理设计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模拟传统药线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得以统一标准,可以制作长度不同的双股药线,制作出的药线更为卫生,总体体积较小,方便轻巧,益于携带、收纳的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底座上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中的两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活动支柱通过第一卡槽在第一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一夹子;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有固定器;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设有卡簧,所述的卡簧一端卡入固定器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柱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插销,所述第一固定插销通过插入第一凹槽底部的第一插糟中来固定第一活动支柱;所述第二底座上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两侧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二活动支柱和第三活动支柱分别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活动支柱和第三活动支柱上分别设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另一端设有第二夹子;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末端还设有旋转把手;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咬合;所述第二活动支柱上还设有第二固定插销,所述第二固定插销通过插入第二凹槽底部的第二插糟中来固定第二活动支柱;所述第二活动支柱和第三活动支柱之间设有连接片固定;所述第二底座还设有第一固定支柱和第二固定支柱,第一固定支柱和第二固定支柱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设有丝线连接细环,所述细环上设有一缺口;所述连接轴上还设有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固定支柱与滑块;所述第二底座上还设有第二卡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部分重叠咬合,通过轴固定,同时可以轴为中心旋转折叠。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卡簧设有为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二卡簧设有为压缩状态的第三弹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活动支柱和第二活动支柱可在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拔起后解除固定,并分别沿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滑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以轴为中心旋转折叠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咬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前述折叠式药线制作装置中,所述第一夹子与第二夹子间距离为132-28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6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动片的钢背校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护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