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5930.5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1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瞿义生;方承勇;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唐轶;吴贵明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粘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粘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不粘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喷涂聚四氟乙烯(PTFE)涂料的不粘锅,另一类是喷涂溶胶凝胶(SOL-GEL)陶瓷涂料的不粘锅。对于这两种不粘锅,由于涂料形成的表面不粘涂层的强度不高,不能使用铁铲烹饪,即使使用硅胶铲和木铲等护锅铲进行烹饪,使用一段时间后,涂层也容易出现划伤和脱落,影响产品结构和性能;同时,这两种不粘锅的不粘涂层不能耐高温,干烧会导致涂层的不粘性急剧下降。也有现有技术指出,可以在锅内表面镀覆一层非晶态镍磷合金层以提高不粘性。但镍本身为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不符合炊具卫生标准的要求,实际也未见该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粘锅,通过对不粘锅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有效地改善不粘性和耐热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粘锅,包括锅身,所述锅身的表面上具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由包含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所形成。
进一步地,前述三元氮化物的薄膜中,Cr、Zr、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分别为10~40%、15~45%、28~58%。
进一步地,前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1~25μm。
进一步地,前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5~20μm。
进一步地,前述薄膜层通过磁控溅射法、多弧离子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束沉积法或脉冲激光沉积法形成。
进一步地,在前述锅身的表面和前述薄膜层之间还设有过渡层。
进一步地,前述过渡层包括Cr和/或Ti,且厚度为0.01~0.5μm。
进一步地,前述薄膜层经过砂光处理,以便在前述薄膜层的表面上形成微观纹理。
进一步地,前述锅身仅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前述薄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利用了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的较低表面能和自清洁特性,从而实现不粘效果,并且薄膜层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可以使用铁铲烹饪;薄膜层的耐热性也更好,可以使用大火烹饪。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粘锅,包括锅身,所述锅身的表面上具有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由包含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所形成。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结构,利用了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的较低表面能和自清洁特性,从而实现不粘效果,并且薄膜层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可以使用铁铲烹饪;薄膜层的耐热性也更好,可以使用大火烹饪。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不粘锅,其包括锅身10,在该锅身10的内表面上具有薄膜层20,在锅身10和薄膜层20之间还可以具有过渡层30。
其中,锅身10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铝不锈钢复合片或者碳钢等材料,并经过冲压成型而成,锅身10还可以具有弧形底或平底。
薄膜层20由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所形成。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反复的试验发现,由于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具有一定的非晶态特性,从而该薄膜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自清洁的特性。由此,利用该薄膜的特性,通过在锅身10的内表面上形成Cr、Zr、N三元氮化物的薄膜,从而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实现不粘锅的不粘性,且耐磨性和耐热性均得到有效提高。
优选地,在所述三元氮化物的薄膜中,Cr、Zr、N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分别为10~40%、15~45%、28~58%。对该薄膜而言,随着N2流量的增大,薄膜中的氮含量增加,而晶粒逐渐变小;当薄膜中N/Zr原子比逐渐增大时,薄膜中会出现亚稳态的Zr3N4相以及非晶相,在更高氮流量下,整个薄膜转变为非晶态;但随着N含量增加,薄膜颜色加深,会逐渐失去银白色的金属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5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硝装置
- 下一篇:用于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近零排放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