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4548.2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辉;马慎义;汤保栓;郑伟卫;李新刚;刘助民;汪苗盛;李晶峰;李佳俊;宋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晨辉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液压 支架 立柱 密封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煤装备之一的液压支架,尤其是液压支架大立柱穿销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的作用。综采工作面支撑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液压千斤顶的工作性能和液压千斤顶往复运动密封的可靠性。
目前液压支架在支撑综采工作面巷道顶板时,液压支架大立柱的上腔设置的密封装置多采用聚氨酯材料的蕾型密封圈。由于密封圈长期使用磨损或者密封圈密封材料老化和水解,容易造成液压支架大立柱的上腔密封失效,导致液压油泄漏。液压支架大立柱的上腔密封失效后,不能保证液压支架的初撑力,有时会造成液压支架顶梁接顶不实,严重影响液压支架支护性能的发挥,给正常工作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在煤炭回采期间,当出现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圈失效时,维护人员就需更换上腔密封圈。现有更换上腔密封圈的方式是使用钎子和锤等工具逐点将安装有密封圈的密封套砸到位。这种上腔密封圈安装方式不仅安装效率低,而且对密封圈本身也造成一定程度损坏,大大降低密封圈的使用寿命,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安装拆卸操作不方便且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辅助装置,利用所述辅助装置对液压支架上腔密封圈进行安装,使得液压支架上腔密封圈在安装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少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圈的冲击,上述上腔密封圈安装方式不仅具有安装效率高,而且对密封圈的损坏程度小,从而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为圆环状结构;沿着底座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关于底座中心对称的底座上竖直固定设置有顶杆,顶杆为圆柱体或四方体结构,顶杆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所述的顶杆的高度沿着底座圆周方向依次递减。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为阶梯圆环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的外圆直径为250mm,厚度为10mm;
进一步,所述的顶杆与底座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的顶杆包括第一顶杆组、第二顶杆组、第三顶杆组、第四顶杆组、第五顶杆组及第六顶杆组,所述的每一顶杆组为2个规格相同的顶杆,第一顶杆组、第二顶杆组、第三顶杆组、第四顶杆组、第五顶杆组及第六顶杆组的高度从60mm到10mm间隔10mm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使得液压支架上腔密封圈受力均匀,减少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圈的冲击,保证了液压支架上腔密封圈的安装效率和使用寿命,提高了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圈的安全系数,规范了安装程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体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维修人员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圈操作的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使得密封圈在安装操作过程中受力均匀,安装过程中的冲击力很小,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未使用本实用新型工具以前,在安装期间,维护人员需要使用钎子、锤等工具逐步将密封敲击到位,经试验,平均安装一个密封圈所需时间为15min,使用本实用新型工具后,平均安装一个所需时间为5min,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更换液压支架大立柱上腔密封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为阶梯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底座1的外圆直径为250mm,厚度为10mm;沿着底座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关于底座1中心对称的底座1上竖直焊接设置有顶杆,顶杆为四方体结构,顶杆的横截面大小相同,所述的顶杆的高度沿着底座1圆周方向依次递减。
在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的顶杆包括第一顶杆组2、第二顶杆组3、第三顶杆组4、第四顶杆组5、第五顶杆组6及第六顶杆组7,所述的每一顶杆组为2个规格相同的顶杆,第一顶杆组2、第二顶杆组3、第三顶杆组4、第四顶杆组5、第五顶杆组6及第六顶杆组7的高度从60mm到10mm间隔10mm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晨辉,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晨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4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卸除受损螺丝的钻锥结构
- 下一篇:柱塞泵盘根压紧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