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窑烧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03967.4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梁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燕龙 | 
| 主分类号: | F27B1/10 | 分类号: | F27B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5011 山西省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竖窑烧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竖窑烧嘴,属于窑炉的燃烧技术领域,适应于耐火材料的燃烧应用。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国内竖窑烧结铝矾土过程中使用的燃烧装置是扩散式燃烧,常用的扩散式燃烧是助燃气和燃气边混合边燃烧有几个缺点;第一由于混合不好会造成助燃气的过剩,提高了排烟的温度使窑炉热量损失加大。第二由于混合不好使燃气不能充分燃烧造成了燃料过剩,因此浪费燃料。现有的设计燃烧装置上的烧嘴的工作方式是靠外部火焰在热辐射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同时最高温度部位在窑墙上不在烧结物体,内窑墙和烧结物通过辐射传递一部分热能,不是火焰直接烧结,所以在具体操作中窑墙的出火口因烧结变形特别严重,另外窑墙内温度高于烧结物体温度是浪费了燃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助燃气和燃气充分混合,可以使助燃气、燃气和燃烧火焰合理利用而且燃烧效率高的竖窑烧嘴。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竖窑烧嘴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条空气管1,空气管1的外部套设着进气管3,进气管3和空气管1之间留有间隙,进气管3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4,进气管3靠近燃气进口4一端设置有堵头8,进气管3的外部套设着混合管2,混合管2的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13,混合管2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气出口10,混合管2的锥面设置有混气出口-a11,混合管2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支架9,混合管2的外部安装连接板6,二次风管14套设在混合管2的外部,二次风管14后端设置有法兰盘7,法兰盘7和连接板6通过螺丝5固定,二次风管14的管壁设置空气进口12,空气管1和混合管2固定安装,空气管1和进气管3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竖窑烧嘴,是燃气和一次空气同时进入混合气管,在混合气管中混合后通过调节二次风向竖窑内喷火,实现了竖窑对烧制物的烧结,包括;空气管,进气管,混合管,二次风管,为窑炉内的烧结物提供所需的烧结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竖窑烧嘴,具有明显地提高了烧结质量和烧结速度,可以正确满足窑炉温度恒定,实施在耐火材料烧结过程中,有效利用燃气烧嘴的火焰,减少燃料的用量节能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竖窑烧嘴结构图:
其中:1.空气管,2.混合管,3.进气管,4.燃气进口,5.螺丝,6.连接板,7.法兰盘,8.堵头,9.支架,10.混气出口,11.混气出口-a,12.空气进口,13.燃气口,14.二次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竖窑烧嘴具体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条空气管1,空气管1的外部套设着进气管3,进气管3和空气管1之间留有间隙,进气管3前端管壁设置有燃气进口4,进气管3靠近燃气进口4一端设置有堵头8,进气管3的外部套设着混合管2,混合管2的后端管壁设置有燃气口13,混合管2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混气出口10,混合管2的锥面设置有混气出口-a11,混合管2的前端管壁设置有支架9,混合管2的外部安装连接板6,二次风管14套设在混合管2的外部,二次风管14后端设置有法兰盘7,法兰盘7和连接板6通过螺丝5固定,二次风管14的管壁设置空气进口12,空气管1和混合管2固定安装,空气管1和进气管3固定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列,如图1中所述,所述混合管前端是锥形设计,这样可以使混合气火焰燃烧充分,火焰刚性好、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列,如图1中所述,所述混气出口和混气出口一a是交错设计,这样可以提高火焰燃烧速度而且延长火焰在窑炉的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燕龙,未经梁燕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