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种针灸Z型内窥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3551.2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正兴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M5/0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64236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针灸 型内窥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特种针灸内窥治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特种针灸的Z型内窥治疗器,包括针管、与针管后部上侧相连的弯折的手柄,从侧面看为Z型,针管内可以插入不同的功能针,针对各种不同的病况进行治疗;该型治疗器的优点是:具有较小的刺入角度,避免进针太深带来的危险,适宜于对平整部位或低凹部位进行针灸治疗;但由于现有的针管前端均为直口,在治疗器刺入皮下的过程中,极易损伤组织和神经等,给病人造成手术伤害,且不能对病变部位进行液体的或气体的药物注射,用途较为单一,其使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特种针灸内窥治疗器,它具有手术安全性好、用途广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种针灸Z型内窥治疗器,包括针管、与针管后部上侧相连的弯折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在针管的前端外圆周设有圆角,在针管前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径向孔,在针管后端设有一个以上的L形定位槽,在针管内设有功能件,功能件固设有一个以上卡于L形定位槽内的定位柱;在手柄前方的针管侧面还固联有一根以上的分流管,分流管均与针管相通,在每根分流管的后端均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封盖相连;
上述功能件可以为引导针、治疗内芯针、留置针中的一种,其前端位于针管外;
上述功能件也可以为密封塞,其前端位于所有分流管后方的针管内;
上述分流管后端与封盖的可拆卸结构可以为连接螺纹;
上述分流管后端与封盖的可拆卸结构也可以为设于分流管后端的一个以上的L形定位槽、固设于封盖上的一个以上卡于L形定位槽内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在针管的前端外圆周设有圆角,在刺入的过程中为钝性分离疏通,不易损伤组织和神经等,手术安全性好;当针管内设有引导针、治疗内芯针、留置针等中的任意一种时,分流管后端的管口均被封盖封闭,此时可进行针灸治疗,定位柱置于L形的定位槽内,即可防止各类针转动,又可防止其从定位槽内退出,可解放双手,进行其它作业,给手术带来方便;当针管内改为设置密封塞,针管后端被封闭,可拆卸分流管的封盖,对分流管通入液体的或气体的药物,经针管口及径向孔到达病变部位,进入皮下组织,进行化学治疗,用途更广,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手术安全性好、用途广、作业方便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特种针灸Z型内窥治疗器,包括针管1、与针管1后部上侧相连的弯折的手柄2,针管1的外径从前至后逐渐递增,在针管1的前端外圆周设有圆角1a,在针管1前部设有三个径向孔4,在针管1后端两侧各设有一个L形定位槽8,在针管1内设有引导针3,引导针3的前端位于针管1外,引导针3固设有两个卡于各自L形定位槽8内的定位柱11;在手柄2前方的针管1两侧面还各固联有一根分流管5,分流管5均与针管1相通,在每根分流管5的后端两侧各设有一个L形定位槽6,每根分流管5的管口可拆卸的连接一封盖7,封盖7的芯轴上均设有两个卡于各自L形定位槽6内的定位柱9;
本实用新型在针管1的前端外圆周设有圆角1a,在刺入皮下的过程中为钝性分离疏通,引导针3在刺入病变部位时,带圆头的引导针3实施的也是钝性分离,均不易损伤组织和神经等,手术安全性好;两分流管5后端的管口均被封盖7封闭;反向转动引导针3,其定位柱11可从L形定位槽8内退出,再重新装入治疗内芯针或留置针,两种针的前端均位于针管1外,此时可进行针灸治疗;定位柱11置于L形定位槽8内,即可防止各类针转动,又可防止其从定位槽8内退出,可解放双手,进行其它作业,给手术带来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由密封塞10替换引导针或治疗内芯针或留置针,密封塞3固设有两个卡于各自L形定位槽8内的定位柱12,可防止密封塞3退出,密封塞3的前端位于两分流管5后方的针管1内,针管1后端被封闭,此时拆卸两分流管5的封盖7,对两分流管5分别通入液体的和气体的药物,经针管口及径向孔4到达病变部位,进入皮下组织,进行化学治疗,用途更广,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分流管后端与封盖也可以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正兴,未经周正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