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0767.3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房波;张丽丽;王吉昕;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波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即墨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乙状结肠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状结肠镜套管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及制作容易、且消毒方便易于临床推广的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
背景技术
电子乙状结肠镜是临床上常用的电子内窥镜之一,由安装于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然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医生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及乙状结肠的肠壁粘膜等的形态,并可实施活体组织采取术。对诊断慢性痢疾、结肠炎、血吸虫病、息肉、肿瘤、肉芽肿、憩室或憩室炎、巨结肠、肠套叠或扭转等有一定价值。又可作为治疗仪器,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手术日益精细化、微创化,尤其对息肉、早期肿瘤等的治疗,通过TEM、OSD等微创手术方式,不仅可完整切除病变,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因为肠道周围解剖关系的不同、手术体位的差异,精细化的手术方式,对术前病情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患者手术前准备工作,首先当判断病变准确位置,包括病变的前后位置、离肛缘的距离。
当前,普通的乙状结肠镜套管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结构不合理、操作及制作不容易、消毒不方便,因此不易于临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及制作容易、且消毒方便易于临床推广的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是在所述管体(1)末端设置有乙状结肠镜的固定装置(3),在所述固定装置(3)上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管体(1)的管体前端(5)和管体末端(7)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标记点(6);所述标记点(6)的位置与固定杆(4)方向一致。
所述管体(1)表面带有刻度标记线(2),可准确读取病变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在管体末端设置有乙状结肠镜的固定装置,在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杆;管体的管体前端和管体末端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标记点;标记点的位置与固定杆方向一致。可根据固定杆的位置确定管体前端标记点的位置,从而确定观察图像的位置
所述管体表面带有刻度标记线,可准确读取病变的距离。
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具有以下特点:管体前后两端带有标记点,前端标记点在乙状结肠镜输出设备中可显示;后端标记点与前端标记点相对应,通过后端标记点可准确判断前端标记点的位置;通过前、后两端的标记点可以确定检查病变的位置;套管表面有刻度显示,可以根据刻度判断病变与肛缘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乙状结肠套管结构合理,操作及制作容易,且消毒方便,易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管体前端的下表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新型乙状结肠镜套管,包括管体1,在所述管体1末端设置有乙状结肠镜的固定装置3,在所述固定装置3上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管体1的管体前端5和管体末端7的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标记点6;所述标记点6的位置与固定杆4方向一致(参见图2)。所述管体1表面带有刻度标记线2,可准确读取病变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波,未经房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0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螺钉连接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