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0627.6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荣;张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制冷剂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系统,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低温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低温系统进行低温处理,常采用的制冷剂包括丙烯、乙烯,甲烷、乙烷、丙烷等。如在丙烯的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制冷剂包括丙烯、乙烯等。
丙烯可以通过丙烷脱氢制成,目前国内已经开车和正在建设的丙烷脱氢装置主要采用LUMMUS公司的CATOFIN专利技术和UOP公司的Oleflex技术,以丙烷为原料通过催化脱氢生产聚合级丙烯。丙烷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脱氢反应,脱氢后的气体经压缩、低温回收、产品精制后得到产品丙烯,其中低温回收是通过丙烯制冷系统、乙烯制冷系统从反应产品中除去大部分的惰性气体及轻组分;富含氢气的低温回收尾气部分用于催化剂的还原气,其余则送至界外的PSA单元。丙烷、丙烯及重组分冷凝后被送到产品精制单元。
采用丙烯作为制冷剂的丙烯制冷系统是一闭路循环系统。由蒸汽透平驱动的一台四级离心压缩机提供三个等级的冷媒:+13℃、-1℃、-35℃。
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07MPaG,操作温度-35℃,二级入口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47MPaG,操作温度-1℃,三级入口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74MPaG,操作温度13℃,一级入口缓冲罐及二级入口缓冲罐设计压力均为0.75MPaG,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为0.75MPaG;三级入口缓冲罐的设计压力1.72MPaG,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为1.72MPaG。当连续正常操作时,排往火炬的安全阀及压力调节阀是处于关闭状态,无制冷剂(丙烯)损失。但是在开车初期试运行期间或在装置异常停车时,丙烯制冷系统处于停车状态,因冷量的损失缓冲罐的操作温度慢慢上升,当温度上升到13℃,安全阀起跳,压力调节阀也处于开启状态,大量的丙烯排往火炬系统,造成极大的浪费。
乙烯制冷系统是一闭路循环系统,它是由电动机驱动的一台2级离心压缩机,提供2个等级冷媒:-63℃、-101℃,由乙烯返回管线为每级压缩提供最小流量保护。
乙烯压缩机制冷系统与丙烯压缩机制冷系统相似。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56MPaG,操作温度-63℃,二级入口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02MPaG,操作温度-101℃;一级缓冲罐及二级缓冲罐设计压力均为1.16MPaG,安全阀的设定压力为1.16MPaG;当连续正常操作时,排往火炬的安全阀及压力调节阀是处于关闭状态,无制冷剂(乙烯)损失。但是在开车初期试运行期间或在装置异常停车时,乙烯制冷系统处于停车状态,因冷量的损失缓冲罐的操作温度慢慢上升,当温度上升到-45℃,安全阀起跳,压力调节阀也处于开启状态,大量的乙烯烯排往火炬系统,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工艺,在开车初期试运行期间或在装置异常停车时,避免制冷剂的大量浪费,同时降低系统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实现上述工艺的一种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系统。
本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工艺,包括制冷系统中的缓冲罐,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一压力值,使缓冲罐压力超过该设定压力值时,制冷剂泄压排出;2)提升步骤1)中泄压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至超过储罐压力;3)将提压后的制冷剂存入储罐内。
所述缓冲罐上连接安全阀,步骤1)中设定压力值小于制冷系统安全阀设定压力。
所述步骤1)中设定压力值为1.1倍缓冲罐的操作压力~0.95倍缓冲罐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还包括步骤4):将步骤3)中储罐内的制冷剂补充至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制冷剂回收系统,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通过入口管线连接一压缩机,压缩机通过出口管线连接储罐,入口管线及出口管线上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入口管线与出口管线之间通过进出口跨线连接,进出口跨线上设有控制阀。
所述缓冲罐通过安全阀系统、压力调节阀系统连接火炬系统,所述入口管线通过压力信号线与压力调节阀系统、安全阀系统关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入口管线及控制阀控制缓冲罐的泄压,使泄压排出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提压,提压后的制冷剂再经出口管线进入具有一定压力的储罐内,避免制冷剂超过安全阀压力后直接排往火炬,造成制冷剂的大量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0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