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管、超导磁体和磁共振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9387.2 | 申请日: | 2014-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江乐;杨磊;修海涛;方志春;吴俊钊;段青;N·C·蒂格维尔;帕特里克·雷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28 | 分类号: | G01R33/28;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超导 磁体 磁共振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磁共振现象的原理主要包括:包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具有自旋运动,犹如一个小磁体,并且这些小磁体的自旋轴没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施加外在磁场,这些小磁体将按外在磁场的磁力线重新排列,具体为在平行于或反平行于外在磁场磁力线的两个方向排列,将上述平行于外在磁场磁力线的方向称为正纵向轴,将上述反平行于外在磁场磁力线的方向称为负纵向轴;原子核只具有纵向磁化分量,该纵向磁化分量既具有方向又具有幅度。用特定频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脉冲激发处于外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使这些原子核的自旋轴偏离正纵向轴或负纵向轴,产生共振,这就是磁共振现象。上述被激发的原子核的自旋轴偏离正纵向轴或负纵向轴之后,该原子核就具有了横向磁化分量。
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后,被激发的原子核发射回波信号,将吸收的能量逐步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将原子核发射的回波信号经过空间编码等进一步处理即可重建图像。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通常,超导磁体需要浸泡在容纳有液氦的液氦罐中以保持低温。液氦罐的内侧压强很大,通常需要有恰当的排气结构,具体而言,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排气管。
西门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1420124768.5的专利申请文件详细描述了现有技术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西门子磁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公开号为US20060207266A1的专利文件详细描述了现有技术中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的冷却散热机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的排气管,包括一薄壁管、一第一散热件和一第二散射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焊接于所述薄壁管内侧,所述第二散热件焊接于所述薄壁管外侧,所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薄壁管的周向呈完整或部分环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薄壁管的周向全部或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薄壁管的轴向全部或部分重叠。
优选地,沿所述薄壁管的轴向,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几何中心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几何中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沿所述薄壁管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薄壁管的轴向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卡扣件用于固定所述排气管内侧的线缆。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扣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柔性散热件,所述柔性散热件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扣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超导磁体,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超导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大幅度削减了制造成本而且不会损失冷却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之一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之二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之二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之二的磁共振成像装置的超导磁体的排气管包括第一薄壁管201、第二薄壁管202以及连接散热器203,其中,连接散热器203周向呈环状轴向呈T状,第一薄壁管201和第二薄壁管202分别贴合连接散热器203的(T状的)上下两个突缘内侧,经焊接构成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9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