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背压海水液压摩擦磨损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8875.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友胜;聂松林;张齐;朱永杰;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背压 海水 液压 摩擦 磨损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磨损实验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高背压海水液压摩擦磨损试验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擦磨损试验台多为用一个台架来实现对一种摩擦副的模拟,一次只能进行某对摩擦副的试验,功能单一,多个摩擦副需要多个试验台分别试验,造成液压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又不能很好的模拟水压柱塞泵实际工况,如摩擦副间的偶合作用;大多以淡水作为工作介质,不能模拟海水对材料的强腐蚀作用;其环境压力为大气压力,不能模拟深海高压环境下摩擦副及滑动轴承的运行状况。
现有的摩擦磨损试验台采用单柱塞盘配流方案,配流盘受力极不平衡,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力水膜,泄漏大,无法建立起工作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多种摩擦副进行试验的高背压海水液压摩擦磨损试验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背压海水液压摩擦磨损试验台,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高压舱,高压舱上设有管接头,高压动力源通过管接头向高压舱内注入高压海水,其改进之处在于:高压舱内设置斜盘组件和柱塞缸体组件,柱塞缸体组件的一端通过吸入阀与阀套固定连接,另一端则通过滑靴与斜盘组件相接触;穿入高压舱内的轴一穿过斜盘组件后与阀套固定连接,阀套穿入围定于高压舱上的配流套后与相对轴一方向穿入高压舱内的轴二相连接,轴一、阀套和轴二一起转动时,带动柱塞缸体组件和滑靴沿斜盘组件做圆周运动,阀套内部的空腔与配流套内部的空腔相通,配流套内部的空腔则与第一管接头相通;
其中柱塞缸体组件的结构包括,缸体,缸体上的横孔通过吸入阀与阀套内部的空腔相通,缸体内有与横孔相通的柱塞腔,柱塞腔内容纳柱塞,柱塞的一端开有凹槽,固定于柱塞腔内的回程弹簧顶紧于凹槽内,另一端设置球头,球头与滑靴相连接;
固定于高压舱上的底座与轴瓦支架相连接,加载柱塞安装于底座与轴瓦支架之间的空腔内,该空腔与第二管接头相通,轴一穿过固定于轴瓦支架上的轴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舱包括柱状筒壁,筒壁的顶部设置端盖,配流套固定于端盖内壁,轴二从端盖方向穿入高压舱内;筒壁的底部设置底盖,底座与轴瓦支架均固定于底盖内壁,轴一从底盖方向穿入高压舱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柱塞套试件通过螺钉安装于柱塞腔内壁,并且柱塞套试件在与横孔相对应位置处也留有孔,回程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柱塞套试件,另一端顶紧于柱塞一端的凹槽内,柱塞沿柱塞套试件上下运动形成摩擦副。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套试件的回转半径为75mm;在缸体上与柱塞腔相近的位置均匀设置有数个压力传感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斜盘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带有球面弧形凹槽,凹槽内容纳与其形状相对应的半球形调节支架,固定支架和调节支架之间使用调节螺钉固定,调节支架的顶部安装斜盘,通过调整调节螺钉可转动调节支架以调整斜盘到所需角度。
进一步的,斜盘的表面覆盖斜盘试件,斜盘试件和斜盘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滑靴沿斜盘试件圆周运动形成摩擦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轴一上与轴瓦相对应的位置处包覆有轴套,轴套与轴一之间以传动齿卡接,并通过螺钉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压动力源包括稳定输出20MPa高压海水的高压泵站和在输出高压海水压力大于25MPa时开启泄压的第一溢流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压舱内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在高压舱内压力大于20MPa时开启泄压的第二溢流阀和用于吸收压力脉动的第二蓄能器。
进一步的,第一管接头压出的高压海水,经第三溢流阀回流至高压舱,其中第三溢流阀于压力大于36MPa时开启泄压;第一管接头压入的高压海水,由第三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高背压海水液压摩擦磨损试验台,把柱塞-缸体摩擦副,滑靴-斜盘摩擦副,轴-轴瓦摩擦副集中设置于高压舱内,各摩擦副同时运动,实现同时试验;通过管接头向高压舱内注入高压海水,可以模拟深海压力环境,试验各摩擦副在2000m深海环境中的运行状况。
柱塞缸体组件中的柱塞腔通过横孔和吸入阀与阀套内部的空腔相通,阀套内部的空腔与配流套内部的空腔相通,配流套内部的空腔则与第一管接头相通,这样可以随着柱塞沿柱塞腔向下运动而把高压海水通过第一管接头注入柱塞腔内,这种动缸式阀配流的方式相对于单柱塞盘配流方式,不但受力平衡,而且能够形成有效的压力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8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