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进水改良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8326.4 | 申请日: | 2014-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龚浩;周璇;郭标;王松;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进水 改良 序批式 活性污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点进水改良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脱氮除磷降解有机物的功能,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活性污泥法主要有厌氧-缺氧-好氧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厌氧-缺氧-好氧法属于连续性的活性污泥法,具有总水力停留时间短的优点,其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污泥膨胀可能性小。其在运行中不需要投药,厌氧、缺氧两反应池对动力机械要求低,运行费用省。但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污泥浓度增长有一定的限度,除磷效果不易再行提高,当进水碳源相对缺乏时更易如此。脱氮效果也不易再提高,混合液回流量较大,能耗高。该工艺后一般需设置沉淀池,进入沉淀池处理的出水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磷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过高则会通过回流的混合液干扰缺氧池的反应。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属于间歇性的活性污泥法,其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均在同一反应池内发生,其一般前段不需设置调节池,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不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生物反应池内能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效果,如果运行管理得当,处理出水水质优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但该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其待机和进水工序均需消耗一定的时间,且各设备之间的衔接操作较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处理污水的多点进水改良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多点进水改良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所述系统由隔墙分割为副反应池、回流污泥预缺氧池、厌氧池、主反应池而成,其中,副反应池通过隔墙的连通孔连接至回流污泥预缺氧池的污泥进口,副反应池通过净化水管道连接至外部净化水收集处;回流污泥预缺氧池中设置污泥泵,污泥泵的出口连接厌氧池的污泥进口;厌氧池通过隔墙的连通孔连接至主反应池的混合液进口,主反应池由隔板分隔为多级S型廊道,S型廊道内间隔设置两处以上的主曝气装置;污水管道经过厌氧池的污泥进口延伸至主反应池并盘置于其中,污水管道的进口连接自外部待处理污水系统,污水管道在厌氧池的污泥进口处设置一个出水口,污水管道在未设置主曝气装置的廊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出水口;主反应池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副反应池的进口。
所述副反应池由隔墙分隔为两个,且均由隔板分隔为反应区和滗水区,其中反应区设置副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滗水区设置滗水装置、内回流装置,内回流装置的进口设置在滗水区上方,出口设置在反应区。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活性污泥系统的具有以下优点:
i. 在平面空间上,进水采用多点进水,出水采用变水头静态出水,同时,预缺氧、厌氧、多级缺氧好氧和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的有机结合,不论在平面功能段上还是在时区空间段上都满足系统脱氮除磷降解有机物功能的需要,提高了系统出水的品质。
ii. 多级缺氧好氧池的级数和各池体积比视具体水质而定,在每级缺氧好氧池的缺氧段设置进水点,同时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反应池可视水质构成在运行时各功能单元间的时段做相应调整,使本系统对来水水质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iii. 系统污泥浓缩后回流,不仅减少污泥回流量,同时提高了预缺氧池污泥浓度,为后续多级缺氧好氧池中混合液的高浓度创造了条件。
iv. 自厌氧池的进口到多级缺氧好氧池的出口,系统中各单元内的活性污泥浓度随水流方向呈梯度降低,有利于多种类的生物菌群的生存,使系统具备了池容小但生物脱氮效率高的特点,提高系统生物降解能力,同时具有污泥沉降性能好,剩余污泥量少的特点。
v. 与传统的圆形池相比,本系统装置采用矩形池型,各池相互连接共用池壁,结构布置紧凑,大大的减少了占地和混凝土用量,因此本系统具有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的特点。
vi. 本系统由于由预缺氧池、厌氧池、多级缺氧好氧池和序批式活性污泥系统反应池组成,处理功能单元全面且调节适应能力强,从而使本系统具备处理能力强,对来水水质变化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8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