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夹手的推拉门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7615.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冰;梁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夹手 推拉门 拉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夹手的推拉门拉手,主要供老年人、未成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推拉门,一般采用嵌入安装式暗拉手,当推动后门开门时,很容易会出现夹伤手指的事故,尤其是门板较重导致移门惯性较大时,或者使用者是老年人或未成年人时。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1170682Y于2008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玻璃门防夹手结构,具体公开了:还包括上玻璃门体和下玻璃门体,所述下玻璃门体的前后任意边框上、靠近把手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据说限位块的存在防止了夹手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防止上玻璃门体边框与下玻璃门体把手之间的碰撞。该结构由于限位块的作用,减少了推拉门的最大开口尺寸,不便使用且影响外观。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方便操作、经济实用的防夹手的推拉门拉手,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防夹手的推拉门拉手,包括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所述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分别装配于柜体的前门门板和后门门板上,且彼此独立;其特征在于:前门拉手至少为侧凹的半环抱形式,与后门拉手并靠时两个拉手之间形成空腔或避开作用部,达到防止夹手的作用。
前门拉手装配在预先开有相应形状缺口的前门门板上,凹口朝向后门拉手;前门拉手如果装在前门门板的左侧,则后门拉手对应也装在后门门板的左侧,反之亦然。前门拉手沿前门门板侧边的缺口位置封边,该封边和前门拉手至少一体成型;前门拉手相对前门门板突出一定高度,高度足以满足手部抓取。后门拉手装配于后门门板上,后门拉手的长度与大小,应保证其与前门拉手形成空腔时不会夹伤使用者手指。
后门拉手呈条形、半圆形、半椭圆、矩形或多边形;前门拉手根据造型或缺口需要,呈半圆形、半椭圆形、矩形或半多边形;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并靠时两个拉手之间形成空腔,空腔的净空尺寸应满足方便使用,且不会夹伤使用者手指为宜;后门拉手高度相比前门拉手的突起高度更高,这样在推动后门门板时更方便,不需将手指放入空腔内,减少了操作难度。或者,后门拉手呈条形、半圆形、半椭圆、矩形或多边形,其表面中部内嵌入门板有拉手作用部,外沿盖住门板,且突出于门板的高度,以并靠时能抵靠前门拉手为宜;前门拉手根据造型或缺口需要,呈半圆形、半椭圆形、半矩形或半多边形;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并靠时,拉手作用部进入前门拉手范围内,且始终外露。
当前门门板与后门门板重叠时,后门拉手与前门拉手相互抵靠,两个拉手组合形成一个拉手,作用其中一扇门,可使两扇门一起移动。由于前门拉手长且矮,后门拉手短且高,通过两个拉手的长短差和高低差,可使两个拉手方便组合使用的同时仍可以方便地分别单独使用。
前后门门板重叠范围最小时,前门拉手的缺口位置仍然在前后门板的重叠范围内;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为金属、塑胶或木质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前门拉手和后门拉手通过不同形状的配合,使彼此并靠时形成有空腔;或者,通过后门拉手内嵌拉手的设计,使并靠时前门拉手避开其作用部,上述均有效防止夹手现象;且当前后门门板重叠时,两个拉手组合形成一个拉手,作用其中一扇门,两扇门可一起移动。通过两个拉手的长短差和高低差,使两个拉手方便组合使用的同时仍可以方便地分别单独使用。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方便操作、经济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前后门关闭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后门打开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并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分离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并靠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并靠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前门拉手与后门拉手并靠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7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户内柜门电磁锁
- 下一篇:一种横担安装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