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晶体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6431.4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柏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H01R13/02;H01R13/46;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晶体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并联晶体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有些电子电路需要多个并联的晶体管。按现有技术,多个并联晶体管的形成需操作人员将晶体管逐个安装在电子电路中,如此,操作比较麻烦,尤其在电子电路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不断增加或减少并联晶体管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电子电路中并联的多个晶体管,需操作人员逐个安装在电子电路中,操作比较麻烦,尤其在电子电路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不断增加或减少并联晶体管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联晶体管的装置,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所述圆柱体上至少开设两个晶体管容置腔,所述晶体管容置腔呈圆柱状,所述圆柱状晶体管容置腔的中心线与圆柱体的中心线平行,每个圆柱状晶体管容置腔的中心线距离圆柱体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所述晶体管容置腔的两端均嵌有导电体,所述圆柱体顶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上安装至少两块长条状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一端可围绕第一导电杆旋转,所述导电片另一端与晶体管容置腔一端的导电体接触,所述导电片另一端突出圆柱体侧面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导电杆上安装有弹性组合件,所述弹性组合件使导电片紧贴圆柱体的顶面,所述圆柱体底面设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二导电杆与晶体管容置腔的另一端的导电体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晶体管置放在晶体管容置腔中,晶体管两端的电极引线分别与晶体管容置腔两端的导电体接触。晶体管容置腔一端的导电体位于圆柱体顶面上,晶体管容置腔另一端的导电体位于圆柱体底面上。圆柱体顶面上的导电体通过导电片与第一导电杆连接,圆柱体底面上的导电体与第二导电杆连接,如此,操作人员只需将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连接至电子电路中,即是将至少两个并联的晶体管连接至电子电路中。由于导电片一端可围绕第一导电杆旋转,所以,操作人员可通过旋转导电片实现某个或某几个圆柱体顶面上的导电体与第一导电杆之间的连接。如此即可改变并联的晶体管的数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方便地将多个晶体管并联连接在电子电路中,即使在电子电路调试过程中,操作人员也可通过旋转导电片增加或减少并联晶体管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体顶面上开设凹槽,所述导电片卡合在凹槽中。如此设计,操作人员在旋转导电片的过程中,便于导电片定位,定位后的导电片不易移位,保证导电片与导电体的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弹性组合件包括限位块、伸缩弹簧,所述限位块固定在第一导电杆上,所述伸缩弹簧套装在第一导电杆上,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接触,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导电片接触。如此设计,伸缩弹簧使导电片紧贴圆柱体顶面,即,使导电片的一端紧贴导电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导电杆通过导电条与晶体管容置腔的另一端的导电体连接。所述连接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体管容置腔呈阶梯圆柱状,即晶体管容置腔由两个圆柱状空腔叠加而成,两个圆柱状空腔衔接处有一肩,所述肩可对置放在晶体管容置腔中的晶体管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晶体管容置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晶体管容置腔沿圆柱体圆周向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并联晶体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导电片旋转后的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从下方观察所述并联晶体管的装置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圆柱体被全剖后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圆柱体;101-晶体管容置腔;102-凹槽;
20-导电体;
31-第一导电杆;32-第二导电杆;
40-导电片;
50-弹性组合件;51-限位块;52-伸缩弹簧;
60-导电条;
70-晶体管;700-电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并联晶体管的装置,包括圆柱体10,所述圆柱体10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所述圆柱体10上开设四个晶体管容置腔101,所述四个晶体管容置腔101沿圆柱体10圆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晶体管容置腔101贯穿整个圆柱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柏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柏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6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排线压端沾锡机沾锡组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USB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