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6326.0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黄金霖;曹光华;汪锦强;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7/18;F03D9/00;H02K1/27;H02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合理高效利用将是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现在的风力发电机都是单个风叶轮结构,它的风能利用率大多数40%以下,如做成双风叶轮对转结构,可实现风能二次利用,风能利用率可达到70%以上,并且可消除侧滚转矩,减少了风力发电机的定位装置,简化了风机的结构,增大了风机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双转子电机能量利用率不足、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中永磁电机,该永磁电机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简化了风机的结构,增大了风机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该永磁电机从外层到内层依次设置有: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形成一个柱形腔,且所述外转子与第一风叶轮连接,所述第一风叶轮带动所述外转子旋转;
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外转子之间设置有第一气隙;
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第二气隙,且所述内转子与第二风叶轮连接,所述第二风叶轮带动所述内转子旋转,所述第一风叶轮与所述第二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铁心以及设置于所述外转子铁心内表面的多个外转子永磁体,多个所述外转子永磁体沿所述外转子铁心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外转子铁心的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定子包括:沿所述定子外周方向上相间隔地设置的多个第一定子槽和沿所述定子内周方向上相间隔地设置的多个第二定子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槽为平底槽,所述第二定子槽为梨形槽。
优选地,所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铁心,所述内转子铁心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V型槽;
多个第一永磁体,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设置于所述内转子铁心的外表面,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沿所述内转子铁心的外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
多个第二永磁体,多个第二永磁体设置于所述多个V型槽内,且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极中心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永磁电机之外。
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夹角为75-120°。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子槽中设置的第一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槽中的第二绕组相串联;所述第一绕组或所述第二绕组的任意两相反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极性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异。
优选地,所述外转子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为径向充磁永磁体。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永磁电机可应用于水下航行器和风力发电机,可有效增强永磁电机的机械强度、减小漏磁、增加永磁电机的弱磁调速范围,双风叶轮的结构方式实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消除了侧滚转矩,通过该结构避免使用定位装置,简化了结构,增大了容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的爆炸图;以及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电路接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外转子 11 外转子永磁体
20 定子 21 定子铁心紧固件
22 第一定子槽 23 第二定子槽
30 内转子 31 第一永磁体
32 第二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具体轮廓上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罗阔结构上的内与外。“远、近”是指相对于某一个部件的内与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6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