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枪管阳线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5961.7 | 申请日: | 2014-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叶俊华;刘兵;邹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1A31/02 | 分类号: | F41A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枪管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械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枪管阳线最小实体尺寸的一致性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枪管是成枪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枪的射击精度和使用寿命。枪管内膛尺寸的一致性直接影响到成枪大量射弹后的散布精度。
在对枪管阳线的检测时,一般采用阳线通端塞规检测枪管阳线最大实体尺寸的一致性,而枪管阳线最小实体尺寸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止端塞规进行,止端塞规从枪管弹膛和枪口进入均不超过塞规规定的刻线长度,认为阳线最小实体尺寸合格。但这种检测方法只能检测阳线两端的阳线最小实体尺寸,不能检测出阳线中部最小实体尺寸是否一致,因此采用止端塞规不能控制枪管阳线尺寸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枪管阳线检测装置,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检测枪管阳线最小实体尺寸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包括杆状本体、导向部、手柄部和测量部,所述导向部和手柄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杆状本体的两端;所述测量部靠近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杆状本体上,所述测量部呈圆柱状,其上设置有可与枪管阳线相配合的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的数量与枪管阳线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呈圆柱状,其头部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导向部的直径比所述测量部的直径小0.08~0.3mm。
本实用新型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有效的克服了枪管阳线止端塞规无法检测枪管阳线中部最小实体尺寸的问题,直接检测枪管阳线尺寸的一致性,操作方便快捷,检测准确度高,有效保证成枪大量射弹后的散布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包括杆状本体10、导向部20、手柄部30和测量部40,所述导向部20和手柄部30分别设置在所述杆状本体10的两端,所述测量部40靠近所述导向部20,设置在所述杆状本体10上,所述测量部40呈圆柱状,其上设置有可与枪管阳线相配合的螺旋形凹槽41,所述螺旋形凹槽41的数量与枪管阳线的数量相同。
枪管阳线与螺旋形凹槽41相配合,二者的螺旋角也一样,导程尺寸也一致,导程公差取±0.5,二者配合时,枪管阳线位于螺旋形凹槽41中,测量装置转动时,测量部40可一边沿螺旋形的枪管阳线旋转,一边向前移动。测量部40的外圆直径根据被检测枪管线膛阳线最小实体尺寸确定,具体制造尺寸可查《光滑极限量具公差表》确定。测量部40的长度可以是5-12mm,具体可根据枪管长度及成枪射击散布精度确定,一般长度在400mm-500mm范围内的枪管,检测装置测量部位长度取10mm。
检测装置的长度可以这样确定:若检测装置从枪管阴线槽一端进入检测,则检测装置全长减去手柄部30长度值应大于枪管全长尺寸值;若检测装置从枪管阴线槽两端分别进入检测,则全长减去手柄部长度值应大于枪管全长尺寸值的一半。
导向部20呈圆柱状,其头部倒圆角,在检测装置进入枪管线膛时起导向作用。导向部的直径可以取枪管阳线最大实体尺寸值减去0.1~0.3mm。导向部20的直径比所述测量部40的直径小0.08~0.3mm。
本实用新型的枪管阳线检测装置可从枪管弹膛或枪口部的阴线槽滑入,进入枪管线膛。在检测装置进入枪管线膛后,检测装置测量部位处于枪管中部任何一个位置,固定枪管不动,转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当转动检测装置时,测量部40的螺旋形凹槽41与枪管阳线配合,如果检测装置的测量部40沿枪管阳线的螺旋线旋转并向前或向后移动,则被检测枪管阳线最小实体尺寸一致,反之,如果检测装置只转动而没有沿着枪管阳线的螺旋线移动,则说明枪管内部可能出现了腰鼓形缺陷,认为被检测枪管阳线最小实体尺寸不一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军用冲锋盾
- 下一篇:省煤器内置烟道烟气量分流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