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航模飞机练习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5924.6 | 申请日: | 2014-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泽;何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翔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潘立兵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航模 飞机 练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航模飞机练习架。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航模飞机因其趣味性和挑战性等受到众多飞行爱好者的喜欢,但是在操纵航模飞机时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或错误,导致航模飞机不正常摔落等情况,造成航模飞机损坏、消费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适合新手使用的安装在航模飞机的练习架,其占用空间较大,但是质量很轻,能够起到在航模飞机摔落时起到一定的防止侧翻和扫尾、保护机身安全的效果,使玩家更加放心地操纵航模飞机。航模飞机练习架还有很大的改进与发展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航模飞机练习架,其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具有缓冲结构、落地较稳、能够有效防止航模飞机机身侧翻和扫尾,提高了飞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航模飞机练习架,包括支撑框架和联接件,联接件用于连接支撑框架与机身下部的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上支撑圈、下支撑圈、分别连接联接件和上支撑圈的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杆、连接上支撑圈和下支撑圈的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二支撑杆、均匀分布安装在下支撑圈底部的若干万向球,其中第二支撑杆为向下支撑圈外部延伸的弯曲形状。
具体地,所述下支撑圈的直径大于上支撑圈的直径。稳定效果更好。
具体地,所述支撑框架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减轻该练习架的质量,同时未影响使用效果。
具体地,所述支撑框架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材料可制成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抗冲击、品质稳定、轻质美观的支撑框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弯曲设计的连接杆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稳定性能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航模飞机练习架,包括支撑框架1和联接件2,联接件2用于连接支撑框架1与机身下部的起落架,其中,支撑框架1包括上支撑圈11、下支撑圈12、分别连接联接件2和上支撑圈11的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杆111、连接上支撑圈11和下支撑圈12的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二支撑杆121、均匀分布安装在下支撑圈12底部的若干万向球13,第二支撑杆121为向下支撑圈12外部延伸的弯曲形状。
本实施例中,下支撑圈12的直径大于上支撑圈11的直径。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支撑框架1为中空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优选,支撑框架1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翔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翔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入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自带多位置除尘的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