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动工具的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5788.0 | 申请日: | 2014-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余善恩;侯晓国;吴添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叶志坚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动工具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动工具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近来年蓬勃发展,全国各类汽车总量已达8000万台以上。汽车线束做为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有汽车神经之称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汽车线束要保证汽车在各种恶劣环境和行驶条件下都具备可靠性与安全性。不管是高级豪华轿车还是经济普通型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排除电器短路。目前大多汽车线束生产厂用人工包胶线束,人工包胶线束的工作速度慢,产品质量不稳定,而且劳动力成本增大。为了提高线束包胶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研制了手持式电动工具,受到了线束生产厂商的重视,但由于新产品价格高昂,未能进入到汽车线束生产领域。为此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已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手持式智能电动工具。在具备一般包胶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检测电路中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调节包胶的速度,控制显示屏的显示信息,也能更好更准确的控制包胶的速度与质量。
鉴于汽车线束生产过程仍然采用人力进行包胶。它具有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包胶质量差、人工成本高等缺点。为此,开发了一类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实现包胶过程的自动化。这里,公布一种针对此类机器的一种控制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电动工具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U1、5V外接电源、12V外接电源、第零滤波电容C0、调速接口电路、连接口P11、连接口P10、稳压电路、串口电路、蜂鸣器电路、复位电路、TFT小板接口P4、霍尔接口电路、继电器电路、热敏电阻接口电路、下载接口P6、三相驱动无刷电机电路、电机排线接口P2、外电源接口电路、监测电压电路、电机电流检测电路。
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电源内核管脚(5脚)与第零滤波电容C0的一端相连接,第零滤波电容C0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电源管脚(6、7、9脚)与5V外接电源相接;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接地管脚(4、10脚)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11、12、15脚)分别与电机排线接口P2的2、3、4脚,连接口P11的3、2、1脚相连接;电机排线接口P2的1脚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电机排线接口P2的5脚接地;连接口P11的4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13脚)相连接,连接口P11的5脚与12V外接电源相连接,连接口P11的6脚接地,连接口P11的7脚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连接口P10的1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16脚)相连接;连接口P10的2、3、4、5、6、7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29、28、27、3、22、23脚)相连接;TFT小板接口P4的1、2脚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25、24脚)相连接;TFT小板接口P4的3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信号发射管脚(30脚)相连接;TFT小板接口P4的4脚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TFT小板接口P4的5脚接地;
下载接口P6的1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复位管脚(1脚)相连接;下载接口P6的2脚接地;下载接口P6的3脚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下载管脚(26脚)相连接;载接口P6的2脚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S105K6T6C。
调速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接插件P1;接插件P1的1脚与霍尔接口电路中接插件P8的2脚相连接;接插件P1的2脚接地;接插件P1的5、4、3脚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同时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U1的I/O管脚(19、20、21脚)相连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
稳压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U2、第十二极性电容C12、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电压转换芯片U2的电源输入管脚(1脚)与12V外接电源相连接;电压转换芯片U2的接地管脚(2脚)接地;电压转换芯片U2的电源输出管脚(3脚)与第十二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同时与5V外接电源相连接;第十二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电压转换芯片U2的型号为K78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压缩机延时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源时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