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横向刚度硫化轨道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3846.6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齐西雷;邓娇;孙照亮;张文威;张春良;熊学强;邱思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刚度 硫化 轨道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横向刚度硫化轨道减振器,属于弹性减振部件技术领域,主要用在各种轨道的轨底做轨道的减震降噪部件。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由于建设速度快,几乎没有运行磨合期,加上大量新型轨道结构和车辆系统的应用,在一些小曲率半径线路出现了严重的钢轨异常波动问题,导致轨道振动、车内噪声增加显著,引起了轨道扣件松脱、车辆部件损坏和周围环境振动与噪声超标等问题。
导致在一些小曲率半径线路出现严重的钢轨异常波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的轨道减振器均存在横向刚度偏软问题(横向是指钢轨安装到轨道减振器后,在水平面上,与沿钢轨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以在小曲率半径区间容易造成钢轨横向位移过大、钢轨薄膜现象的发生,对行车安全及轨道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均存在不利影响。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1865006 U,授权公告日 2011年6月1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高度小安装孔距的硫化剪切型轨道减振器,包括顶板、软体耐磨弹性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其顶板中央部分为一承载钢轨的承轨板,承轨板两侧斜对角位置各有一弹条安装座;顶板在两个弹条安装铁座的外侧的边缘,各有一长条状凸起;凸起除
与顶板连接的部位外,其他3 个方向均硫化有软体耐磨弹性体与底板对应凸起硫化在一起;承轨板两侧的另一斜对角方向为凹进的空缺;顶板下半部分为一截头倒锥体,倒锥体中间为空腔;底座内表面为和顶板倒锥体外表面形状对应的倒锥体曲面。
从上述专利文献中可以看出,轨道减振器对其顶板的约束量很小,仅在其顶板上的长条状凸出处有一层软体耐磨弹性体对其进行约束,从而上述轨道减振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在小曲率半径区间容易造成钢轨横向位移过大、钢轨薄膜现象的发生,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轨道减振器,能够尽可能的增加其横向刚度,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处于小曲率半径区间时不会发生钢轨横向位移过大、钢轨薄膜的现象,从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轨道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横向刚度硫化轨道减振器,其增加了轨道减振器顶板的约束量,保证了其的高横向刚度,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处于小曲率半径区间时不会发生钢轨横向位移过大、钢轨薄膜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提高了轨道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横向刚度硫化轨道减振器,包括顶板、底座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底座之间的软体耐磨弹性体,所述顶板、软体耐磨弹性体和底座通过硫化成一体,在所述顶板的侧部设置有凸出部,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倒弯钩部,所述带有凸出部的顶板侧部与底座的倒弯钩部形成倒扣结构,在所述倒扣结构处,软体耐磨弹性体硫化在所述倒扣结构内,即所述软体耐磨弹性体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倒弯钩部的内侧面相接触,其另外一侧与从所述顶板的外侧部开始相接触并延伸至顶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倒扣结构设置在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即所述倒弯钩部设置在底座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所述顶板侧部的凸出部也对应的设置在顶板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倒弯钩部的设置长度占所述底座总周长的50%至80%,所述顶板侧部的凸出部的设置长度也对应的占顶板总周长的50%至80%。
优选的,设置在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位置中的一个角部位置上的顶板侧部凸出部为一朝向所述倒弯钩部凸出的直凸出部,设置在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位置中的另外一个角部位置上的顶板侧部凸出部为一朝向下的弯曲状凸出部。
优选的,设置在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位置上的两个角部位置上的顶板侧部凸出部均为一朝向所述倒弯钩部凸出的直凸出部或设置在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位置上的两个角部位置上的顶板侧部凸出部均为一朝向下的弯曲状凸出部。
优选的,所述设置在底座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上的倒弯钩部均是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边长方向呈一整体结构设置的,所述设置在顶板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的顶板侧部凸出部也对应的均是沿所述顶板的一斜对角部边长方向呈一整体结构设置的或所述设置在底座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上的倒弯钩部均是沿所述底座的一斜对角部边长方向呈分段结构设置的,所述设置在顶板的一斜对角的两个对角部位置的顶板侧部凸出部也对应的均是沿所述顶板的一斜对角部边长方向呈分段结构设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绳牵引卡轨车道岔
- 下一篇:旁通阀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