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3351.3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宋林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平板 玻璃 构件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于家电、家居设施的侧重点已经逐渐由单纯注重实用性转为对实用性、环保节能、美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即以厨房设施,如抽油烟机即和灶具为例,原有的抽油烟机和灶具多采用全金属材料制成,而现有的厨房设施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硬度、耐磨性、美观性和综合成本都更具优势的钢化玻璃材料。
为制造得到各种玻璃材料制成的成型品,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可以通过机加工切削成型,塑料材料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玻璃材质的各种成型品无法通过简单的切削加工或模具一体进行加工完成。现有技术中,需加工的玻璃构件中,多为形状不规则的异型玻璃构件,以家庭中广泛使用的抽油烟机为例,其外罩壳的侧面板,依据设计不同有类似于一边为弧边的梯形形状或抛物线状的多种形状,如加工上述异型的平板玻璃构件,采用现有的装载装置来固定待加工件已然无法实现,且存在如下的缺陷:现有的装载装置通过夹具直接夹紧构件的表面,由于构件是玻璃材质制成,极容易造成构件表面被压出痕迹,甚至使得构件产生变形弯曲,从而造成相当大的残次品率,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吸盘一来将构件固定在置物架上,不仅能很好地固定在置物架上,而且不会造成构件的形变,更是很好地保护构件的表面不被损伤,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加工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置物架、在所述置物架上设有的至少一个吸盘一、支撑置物架的支撑平台、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平台带动置物架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吸盘一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进行吸取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与支撑平台相连的转动轴、驱动件一、与驱动件一相连的主动轮、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提供动力的气压泵以及连接气压泵与吸盘一的输气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应力感应装置,所述应力感应装置包括若干个应力感应器,所述应力感应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驱动件一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装置,通过抓取装置将构件运送到承载装置的置物架上,由于构件是玻璃材质制成,碰到尖锐物品易对表面造成损伤,用于放置构件的置物架上设有若干的吸盘一,即构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吸盘一来将构件固定在置物架上,不仅能很好地固定在置物架上,而且不会造成构件的形变,更是很好地保护构件的表面不被损伤,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加工精度;在承载装置上还设有应力感应装置,所述应力感应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感应构件的应力感应器,当构件放置到置物架上进行装夹时,能通过应力感应器感应构件夹紧位置的应力大小,来调整吸盘一对构件的吸取力,更好地避免保证应力过大对构件造成损坏,避免应力过少使得构件没有被夹紧,给后续的加工带来影响,影响到对构件加工的精度,甚至导致构件的掉落等造成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磨抛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去除置物架的用于加工平板类玻璃构件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宋林,未经张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T型零件加工的改进型浮动辅助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