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钻孔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3338.8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钻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钻孔时使用的定位器具,特别涉及对两端为细轴的工件进行夹持并对钻孔刀具进行定位的复合型夹具。
背景技术
在加工件业中对特定工件进行钻孔时,需先用三爪夹盘(三个周向分布的爪片,将工件的一端放在中心处,三个爪片向中心挤压从而夹持定位工件)对工件进行夹持定位,然后在固定的工件上确定钻孔位置,然后将刀具调整到相应钻孔位置处进行打眼、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为了防止刀具产生径向(指孔的径向)蹿动,影响加工精度与钻孔效果,在刀具与工件之间设置一板状元件钻模板(通过相应的定位支架定位),钻模板上开设有与钻孔位置相对应的钻孔,钻孔内安装有刚好容许刀具通过的钻套。刀具需通过该钻套内的引导孔(刀具与引导孔的间隙量控制在0.001~0.045mm之间)才能接触到工件。这样钻模板及钻套便形成对刀具的径向约束,使刀具不易跑偏,保证了加工的精度与钻孔效果。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形工件,其中包括一种两端直径偏细(直径在1~3cm之间)中部膨大的轴件。如图1所示,三爪夹盘的三个爪片1前端是平直状,无论如何聚拢,三个爪片1与中心之间总存在一个三角形的间隙2,根据目前的尺寸设计,该间隙一般会大于5cm,所以单靠现有的三爪夹盘无法固定此类轴件。
如果工件的固定操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即便安装限制刀具径向蹿动的钻模板与钻套,这类轴件的钻孔加工也会由于工件本身的定位失稳,而无法完成钻孔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细窄端部的轴状工件难以夹持固定的技术缺陷,提供能够使该类轴件固定,配合钻孔作业的工件钻孔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工件钻孔夹具,包括夹持定位机构、钻模板及钻模板的定位支架,钻模板设于工件中部上方,夹持定位机构分别设于工件两端部,钻模板的定位支架包括支撑钻模板的固定立杆,固定立杆设于钻模板周边位置;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下底座与上压杆,下底座上部开设有用于安置工件端部V形开口,且开口正向朝上;固定立杆向上穿出钻模板,上压杆通过连接组件定位在固定立杆上端;上压杆为竖直设置的螺杆,上压杆上端设有锁止螺母,上压杆中部穿过连接组件,下端伸入V形开口内且下端直径在0.2~0.8cm之间,上压杆中心轴过V形开口的底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工件钻孔夹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先将工件放入钻模板下方,工件两端安放在V形开口处,由于V形开口正向朝上,这样无论工件端部直接有多小都会落在V形开口底部正上方,而不是完全落在某一侧壁上;由于上压杆中心轴过V形开口的底部,这样上压杆下端就会正对着工件端部,只要像调节螺栓一样,将上压杆往下调,上压杆下端会抵压到工件并直到抵紧为止。V形开口内且下端直径在0.2~0.8cm之间,这样即便工件端部的直径只有1cm,上压杆也能抵压到工件,而不会形成一个封闭三角形的间隙空间。
上压杆通过连接组件定位在固定立杆上端,而固定立杆是设置在钻模板周边位置,这些位置选择都是为了避开钻孔的主要工件区域,即钻模板中部上方区域,这样便能达到工件端部的抵紧操作不影响而是配合钻孔作业的目的。上压杆为竖直设置的螺杆,上压杆上端设有锁止螺母,是为了方便对上压杆进行升降操作以及锁止定位。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工件中部下方的支撑轴。
如果工件过长,为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发生挠度变形,可设置支撑轴作为支撑。
进一步,还包括底板,夹持定位机构与钻模板的定位支架均设于底板上,钻模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设在固定立杆上;固定立杆的上端穿设有转动轴,该转动轴上固设有抵靠在钻模板上的凸轮,转动轴上还设有一手柄。
由于在钻孔过程中需要调节钻模板与工件之间的间距,所以此处设置手柄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凸轮的长轴或短轴抵靠在钻模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钻模板会作适应性地下降或抬升,从而实现便利的钻模板升降调控。
进一步,所述定位支架包括四根固定立杆,固定立杆平均分布在钻模板两侧;所述转动轴其数量至少为两根,分别设于同侧的两个固定立杆之间。
如果仅有一侧设有上述带有手柄及凸轮的转动轴,那钻模板受力不均,易发生偏翻,所以至少需要两根分别设在钻模板的转动轴。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固定在固定立杆上或者通过间隙配合而套设在转动轴的轴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耐张压线工具
- 下一篇:一种铁路敞车下侧梁通用钻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