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3165.X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勤;李荫生;欧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盛佩珍 |
| 地址: | 5292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加工 相交 专用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型球头刀具,具体是指一种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刀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CNC(数控机床)进行加工。采用CNC加工两个相交的孔后,相交孔底孔会有菱角,两孔之间的位置会有毛刺。目前,实际生产中仍然采用人工去除毛刺的方法,即操作工用锉刀把相交孔毛刺去除,手工作业不仅去毛刺困难、生产效率低,而且容易划伤产品又容易出现漏除毛刺的情况,以至影响产品质量。
随着中国加工技术水平的发展,国外企业把机加工的产品制造重心逐步移到中国,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往的加工方式,加工效率,远远达不到产量的要求。原有的刀具也难以有效率地顺利完成加工任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加工相交孔且具有除毛刺功能的刀具,从而减少后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加工相交孔又能去除相交孔位置毛刺的刀具,从而解决人工去毛刺困难、容易划伤产品和漏除毛刺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实现的。
一种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刀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中心轴旋转的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前段设置有球头切削部,刀具本体中段设置有螺旋槽排屑部,刀具本体的后段设置有刀柄部;所述的球头切削部设置有两个球头切削刃,球头切削刃之间的球头切削部末端上设置有两个有利于切削排出的螺旋排屑槽。
所述球头切削部1直径大于螺旋槽排屑部2直径,螺旋槽排屑部2直径大于刀柄部3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既能使被加工相交孔相交部位圆滑又可以去除 相交孔位置毛刺的专用刀具,一次实现加工和除毛刺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小产品划伤和漏除毛刺风险;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于相交孔的加工中,有实际应用价值,容易在行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球头切削部1、螺旋槽排屑部2、刀柄部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除毛刺的加工相交孔的专用刀具,包括沿中心轴旋转的刀具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刀具本体前段设置有球头切削部1,刀具本体中段设置有螺旋槽排屑部2,刀具本体的后段设置有刀柄部3,所述的球头切削部设置有两个球头切削刃,球头切削刃之间的球头切削部1末端上设置有两个螺旋排屑槽,螺旋排屑槽的设计更有利于切削的排出。为了避免球头刀具的刀柄部3与工件孔干涉,所述球头切削部1直径大于螺旋槽排屑部2直径,螺旋槽排屑部2直径大于刀柄部3的直径。
球头刀具通过刀具本体后段的刀柄部3安装在普通刀柄上,再通过普通刀柄安装在数控车床上。当程序开始运行时,通过数控车床主轴动作带动球头刀具动作;随后,球头刀具垂直进入已粗加工的孔内,由于已粗加工的孔直径比球头刀具球头切削部1直径大,球头刀具不会对孔壁进行二次加工;当球头刀具的球头切削部1到达相交孔的底部时,球头刀具即旋转,又开始以一定的半径圆周运动,因此,球头刀具的球头切削部1加工相交孔底孔,使底孔变得圆滑并去除相交孔中的毛刺。当加工结束后,球头刀具轴心沿工件孔轴心返回,避免二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