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92084.8 | 申请日: | 2014-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神力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间苯二 甲酸 二甲 废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物废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而环保工作始终无法跟上紧急发展的步伐,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废水废液处理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废水过滤的系统及方法,现有的一种过滤吸附处理工业废水、城市废水的方法,但是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均是先是收集废水并沉淀,接着将沉淀后的废水通过格栅、过滤网进行过滤,最后通过滤膜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该种方法的格栅、过滤网进行过滤的时只能过滤废水中的杂物而不能过滤有机物,对有机物的处理完全依赖过滤膜进行吸附,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导致过滤膜的膜面容易堵塞,必须通过多层的过滤膜才能使过滤后的废水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因此现有的有机物废水过滤设备及过滤方法普遍存在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废水处理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收集池、有机物分离系统、中和池、吸附处理系统、有机物处理系统和净水收集池,所述废水收集池与中和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有机物处理系统与中和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有机物处理系统通过管道与净水收集池连通,所述有机物分离系统包括吸水装置、转移装置和离心甩干机,所述有机物分离系统吸收废水收集池内的水并将所吸收的水送入吸附处理系统中,所述吸水装置吸收废水时将1μm 以上的有机物过滤,所述吸附处理系统包括水箱、催化装置、树脂吸附罐和药箱,所述树脂吸附罐与净水收集池连通,所述水箱通过管道与离心甩干机连通,所述催化装置设置在水箱和树脂吸附罐之间。
优选的,所述废水收集池与中和池通过管道连通,且在废水收集池与中和池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中和池内为碱性中和物质。
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包括滤袋和设置于滤袋内的高分子吸水材料,该滤袋的孔径小于1μm,且吸水装置通过管道与转移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转移装置和离心甩干机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离心甩干机和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且水泵通过管道与离心甩干机和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催化装置设置在水箱和树脂吸附罐之间,且催化装置与水箱和树脂吸附罐通过管道连通,在催化装置于和水箱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树脂吸附罐和药箱通过管道连通,且在树脂吸附罐和药箱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树脂吸附罐和有机物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连通,且在树脂吸附罐和有机物处理系统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废水处理设备,降低了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通过设置有机物分离系统和吸附处理系统的催化装置,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阀、中和池和有机物处理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使废水净化的更加彻底,且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收集池、2中和池、3有机物处理系统、4树脂吸附罐、5催化装置、6水箱、7离心甩干机、8药箱、9转移装置、10吸水装置、11净水收集池、12流量控制阀、13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神力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神力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2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