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状电池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1217.X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陆彩霞;孙仿卫 |
地址: | 2153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盘状电池的电压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盘状电池检测设备,包括基架、设置在所述基架上的用于放置电池托盘的检测台、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检测装置、程序控制器,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检测架、设置在所述的检测架上的多个正极测头,相对于所述的正极测头,所述的基架上设置有多个负极触头,每个所述的正极测头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的负极触头的上方,并且每个正极测头上设置有空气吸盘,每个所述的正极测头、空气吸盘与每个所述的负极触头分别与所述的程序控制器电连接。电池托盘上具有多个电池孔,每个电池孔内装载有盘状电池,检测时,检测架下降,每个盘状电池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与正极测头与负极触头相抵触,程序控制器用于检测正极测头与负极触头之间的盘状电池的电压值,如果电压值正常,则程序控制器控制相应的空气吸盘不得电,如果电压值不正常,则程序控制器控制空气吸盘得电,从而将该电压值不正常的盘状电池吸起,但吸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盘状电池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状电池检测设备,包括基架、设置在所述基架上的用于放置电池托盘的检测台、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检测装置、程序控制器,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检测架、设置在所述的检测架上的至少一个正极测头、相对于所述的正极测头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至少一个负极触头,每个所述的正极测头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的负极触头的上方,每个所述的正极测头与每个所述的负极触头分别与所述的程序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的正极测头上绕设有线圈,每个所述的线圈与所述的程序控制器电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测台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所述的检测台与所述的基架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检测台具有向上趋势的检测台弹性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负极触头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所述的负极触头与所述的基架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负极触头具有向上趋势的触头弹性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测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触头孔,每个所述的负极触头位于相应的所述的触头孔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气缸,所述的气缸的活塞向下伸出并与所述的检测架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程序控制器电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架上设置有当电池托盘推入所述的检测台到位时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机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程序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构思的技术方案,正极测头上绕设有线圈,当电压值不正常时程序控制器控制线圈得电,从而正极测头上直接产生电磁场,产生较大的吸附力,从而将该电压值不正常的盘状电池完全吸起,吸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电池托盘示意图;
其中:1、基架;2、检测台;21、检测台弹性件;22、触头孔;3、负级触头;31、触头弹性件;4、检测装置;41、检测架;42、正极测头;43、线圈;44、气缸;441、活塞;5、电池托盘;51、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盘状电池检测设备,包括基架1、设置在所述基架1上的用于放置电池托盘5的检测台2、设置在基架1上的检测装置4、程序控制器,检测装置4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基架1上的检测架41、设置在检测架41上的至少一个正极测头42、相对于正极测头42设置在基架1上的至少一个负极触头3,每个正极测头42设置于相应的负极触头3的上方,每个正极测头42与每个负极触头3分别与程序控制器电连接,每个正极测头42上绕设有线圈43,每个线圈43与程序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1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轴向两级旋流喷嘴
- 下一篇:推导一体轴承防漏油防油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