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0419.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瑞;韩剑;赵葵;吴光辉;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24 | 分类号: | B22C1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缸盖 排气 道砂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进气道和排气道是汽车发动机缸盖(铝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进气道和排气道属于发动机缸盖的内腔结构部分,其不能直接成型,需分别设计成进气道砂芯和排气道砂芯。目前,针对缸盖进气道、排气道砂芯制造所采用的工艺基本都是壳芯工艺生产,其最普遍的方法是:将缸盖的两个进气道和两个排气道通过砂芯分别设计成连体式结构,即一个四缸的发动机缸盖需设计成两个连体的进气道砂芯和两个连体的排气道砂芯,所用的模具设计则需设计一套一模两腔的进气道砂芯模具和一套一模两腔的排气道砂芯模具等两套模具,其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壳芯设备的占用率和模具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包括: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定模和动模,其中所述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的一端具有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所述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的另一端具有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所述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的一端连接定模,所述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的另一端连接动模,所述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的两头射口位置分布是对称的。
进一步的,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包含3个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
进一步的,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包含连3个体排气道砂芯型腔。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模脚板和第二模脚板,其中,第一模脚板用于安装固定定模,第二模脚板用于安装固定动模。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使壳芯设备的占用率至少提高1倍,按现有技术需占用两台壳芯设备进行生产进气道砂芯和排气道砂芯,采用此实用新型后只需占用一台壳芯设备即可同时生产进气道砂芯和排气道砂芯。模具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按现有技术需制造一套进气道砂芯模具和一套排气道砂芯模具(共两套模具),采用此实用新型后只需制作一套双头射砂式进排气道砂芯模具即可,投入成本大幅降低且结构简单。生产效率明显大幅提高,按现有技术需采用两套模具、两台壳芯设备、一模只能生产两个连体进气道、排气道砂芯,采用此实用新型后只需用一套模具、一台壳芯设备就可以同时生产出三个连体进气道、排气道砂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的双头射砂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的一模六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制造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的设备,此设备为包含双头射砂式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具体包括:模具1,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2、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3,定模和动模,其中模具的一端具有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2,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2包含3个连体进气道砂芯型腔21、22和23,模具本体的另一端具有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3,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3包含连体排气道砂芯型腔31、32和33,模具还连接了定模和动模。双头射砂式模具1的两头射口位置分布是对称的,其第一模脚板4用于安装固定定模,第二模脚板5用于安装固定动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0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