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0246.4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擎风;陈坤彬;陈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 |
主分类号: | E03C1/22 | 分类号: | E03C1/22;E03C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排水装置大多不带有水封功能,需要额外连接其他装置才可达到水封效果;少数具有水封功能的排水装置,结构冗余繁琐,体积庞大,不易安装,使用受到限制,且不具有可调节功能,当使用者不需要水封功能时,必须更换排水装置才能实现,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两用排水装置,结构简洁小巧,拆装简单,能在有无水封功能间灵活切换,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用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40;还包括:
连接部10,该连接部10为中空结构,连接部10上端设有连通该中空结构的进水口11;
水封部,水封部上端可装拆地装接于连接部10;水封部内设有能储水的储水结构,该储水结构呈碗状并套接在水封部之外壳内,且储水结构之开口周缘低于水封部外壳之开口周缘;该储水结构上设有若干贯通的溢水孔21;水封部上端装接于连接部10后连接部下段12伸入该储水结构内且位于该溢水孔21高度之下;
所述排水管40可适配装接在连接部下段12或适配装接在水封部下段;所述连接部10、水封部和排水管40相互配合使所述两用排水装置可在直接排水状态与水封排水状态间转变;排水管40装接于连接部下段12时,所述两用排水装置处于直接排水状态,水流通过进水口11进入连接部10并流至排水管40;排水管40装接于水封部下段时,所述两用排水装置处于水封排水状态,水流通过进水口11进入连接部10后流入水封部之储水结构内,储水结构充满后水流通过溢水孔21溢出进入储水结构与水封部之外壳间并流至排水管40。
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封部包括内置部20与外置部30;外置部30之上端可装拆地装接于连接部10,外置部下段31适配连接排水管40;内置部20可装拆地套接于外置部30内,且内置部20之开口周缘低于外置部30之开口周缘,内置部20即形成所述之储水结构;内置部20上设有所述之溢水孔21;外置部30上端装接于连接部10后连接部下段12伸入内置部20内且位于该溢水孔21高度之下;排水管40装接于外置部下段31时,所述两用排水装置处于所述之水封排水状态,水流通过进水口11进入连接部10后流入内置部20内,内置部20充满后水流通过溢水孔21溢出进入外置部30并流至排水管40。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置部20之开口周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一边板22,边板22上设有所述之溢水孔21;外置部30之内壁凸设有若干筋条,内置部20通过边板22架设在筋条上以套接在外置部30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置部20上设有垂直布置且突出内置部20开口周缘之上的提手23。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开设在连接部10之侧壁。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0上设有外螺纹13,所述水封部上端设有与外螺纹13适配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13的相互配合以使水封部上端螺接在连接部10。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0上设有外螺纹13,所述外置部30上端设有与外螺纹13适配的内螺纹32,通过内螺纹32与外螺纹13的相互配合以使外置部30上端螺接在连接部10。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两用排水装置具有两用设计,需要使用水封功能时,将内置部搭在外置部内,再将外置部旋合在连接部上,排水管装接在外置部下段即可,水流从盆体流下通过连接部流入内置部,内置部充满后再溢出至外置部并流至排水管,此时连接部下段位于内置部水面以下,内置部内保存的水即可起到水封功能,达到防臭、防虫的效果;不需要水封功能时,旋下外置部,直接将排水管装接在连接部下段,同样能实现正常排水,简洁两用,灵活多变,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内嵌在盆体内,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连接组件,且更为隐蔽;内置部搭在外置部内壁凸起的筋条上,且内置部上设有提手方便提起,外置部通过简单的螺纹旋合在连接部上,利用连接部本身即可将盆体与整套排水装置连接在一起,仅三个部件即可实现现有市面上各种庞大排水装置的大部分功能,结构小巧简洁,功能齐全,拆装简单、方便清洁维修。
3.现有的排水装置多数为从盆体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这对盆体结构的限制很大,盆体下水口必须为上下通孔且要满足排水装置的形状才可安装;而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开设在连接部之侧壁,盆体下水口即使不是上下通孔也可使用,对盆体的限制少,盆体设计也可更多样化,使用范围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未经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0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洁式地下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档位恒温分水的淋浴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