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8914.X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周海斌;牛莉莉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虫板 悬挂 高度 实验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专用装置,尤其是一种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专用装置,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蚜虫和粉虱是设施大棚辣椒栽培中的重要的害虫。辣椒植株上的蚜虫主要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桃蚜(Myzws persicae 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粉虱多为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随着设施大棚面积的不断扩大,蚜虫和粉虱在辣椒植株上的危害日趋严重,不但以成虫、若虫吸食辣椒植株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黄,还分泌蜜露覆盖在辣椒叶片上形成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同时传播病毒病,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及品质。
由于蚜虫和粉虱发生代数多、繁殖快,目前生产上对其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长期大量且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易导致蚜虫和粉虱的抗药性和再猖獗现象。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确保辣椒的品质和安全,在大棚中辣椒生长初期通常悬挂黄板诱集蚜虫和粉虱,从而减少蚜虫和粉虱的发生量。黄板诱虫就是根据蚜虫和粉虱的趋黄性将其诱集粘附在黄板上不能移动从而导致其因饥饿而亡。
现有研究表明,诱虫板与植株的高度距离对诱虫效果有显著性影响。然而,发明人在实践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专门针对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的装置,诱虫板悬挂位置往往是固定且不可调节的,这就导致:(1)随着辣椒植株的生长,诱虫板设置的高度无法满足辣椒植株生长后期诱集蚜虫和粉虱的要求,易导致后期蚜虫和粉虱的发生,同时高度较低的诱虫板易粘附辣椒植株顶端叶片,影响其生长;(2)缺乏灵活性,不方便更换且更换的诱虫板高度难以控制;(3)诱虫板的悬挂数量及分布随机性较大,对蚜虫和粉虱的诱集作用有影响;(4)在一季辣椒生长过程中,除去特殊情况导致的诱虫板损坏通常需要换板3-4次,当蚜虫和粉虱大爆发时,换板次数更多,每次换板消耗的人工时间较长。
检索发现,专利号00265848.8授权公告号CN245230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长效诱虫板,直接以细线将诱虫板悬挂于温室内,不需支承物,可随温室中作物生长调节高度。但是,该专利并未记载:如何才能简便快捷地实现精确地高度调节,因此该专利还不能直接适用于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或密闭的设施大棚实验。
专利号200620005205.X授权公告号CN285506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诱虫板,将诱虫板固定于插入土壤的支撑立柱上。然而,该专利主要适用于露天的农田中,并不能适用于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专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诱虫板悬挂高度实验专用装置,包括诱虫板、夹持器、绳索、悬挂器;夹持器的上部为夹持部,夹持器的下部具有通孔,夹持器的夹持部夹在外部构件上;绳索沿纵向分布、且具有一组均匀分布且水平的刻度线,绳索的上部穿过并固定于通孔内,悬挂器的上部夹在绳索上,诱虫板悬挂于悬挂器的下部;当悬挂器的顶部边缘线位于预设的起始刻度线时,诱虫板的高度最低处与外部植株的高度最高处平齐;当悬挂器的顶部边缘位于预设的目标刻度线时,诱虫板高度最低处与外部植株高度最高处之间的高度差等于起始刻度线与目标刻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该结构中,通过将夹持器夹在设施大棚上,来使诱虫板悬挂于预定位置;通过调节悬挂器夹在绳索上的高度,来保证诱虫板与植株顶部的距离处于预定范围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在结合实验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可直接应用于设施大棚内的作物生产过程,并产生良好的诱虫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使诱虫板的更换更加简便:优选地,还包括“S”形挂钩,诱虫板具有悬挂穿孔;“S”形挂钩的顶端悬挂于悬挂器下部、底端穿过诱虫板的悬挂穿孔。更优选地,诱虫板水平或斜向分布。这样,更换诱虫板时只需从挂钩上摘下旧诱虫板、再挂上新诱虫板即可,非常方便。
为降低对绳索的要求,以节省成本:优选地,刻度线分布于绳索的中部或中下部。这样,仅需在绳索的中部或中下部设有刻度线即可。
为降低对部件选材的要求,以节省成本:优选地,夹持器、悬挂器分别为尾部具孔的夹子。这样,利用常见市售品即可实施本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8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