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结构焊接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8877.2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李艳琴;王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莱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焊接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焊接蓄能器。
背景技术
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的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蓄能器有两种用途:当低速运动时载荷需要的流量小于液压泵流量,液压泵多余的流量储入蓄能器,当载荷要求流量大于液压泵流量时,液体从蓄能器放出来,以补液压泵流量之不足;当停机但仍需维持一定压力时,可以停止液压泵而由蓄能器补偿系统的泄漏,以保持系统的压力。蓄能器也可用来吸收液压泵的压力脉动或吸收系统中产生的液压冲击压力。
现有的不锈钢蓄能器由于不锈钢强度低,所以在承压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价格昂贵,重量大。合金钢蓄能器,强度高,承压大,但只能用于一般的没有腐蚀性的介质,对腐蚀性介质没有抗腐蚀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焊接蓄能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锈钢承压低,合金钢不能用于腐蚀性介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焊接蓄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覆盖有内衬,所述壳体与内衬之间设有复合层,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止动油阀,所述止动油阀内设有开关阀,所述止动油阀内设有通孔、空腔,所述通孔与空腔相通,所述空腔直径大于通孔直径,所述止动油阀与内衬之间设有支撑环、密封环,所述支撑环在密封环的下方,所述止动油阀的外面套有下锁母,所述下锁母与支撑环之间设有压盖,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充气缓冲阀,所述充气缓冲阀与壳体的连接处设有上锁母,所述充气缓冲阀内有气阀杆,所述气阀杆的底端装配有胶囊,所述充气缓冲阀与气阀杆装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复合结构,壳体采用较高强度的压力容器材料(板材或管材),然后与具有高抗腐蚀能力的不锈钢板或钛合金进行复合。然后用焊接的方法制成蓄能器的壳体,这样的壳体解决了低合金钢的耐腐蚀性差和高合金钢(不锈钢或钛合金)钢价格贵的限制。此蓄能器具有高的承压性能和优良的耐腐蚀性,制造成本也较低。
2蓄能器的气阀杆具有充气缓冲装置,可以防止充气过快,对胶囊造成损害。
3内衬与壳体之间设有复合粘接,复合粘接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复合效果好。
4壳体采用不锈钢,内衬采用钛材,防腐性能好,壳体与内衬之间堆焊焊接3-5mm,焊接性能好,可以承受20MPA-50MPA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中:01-止动油阀,02-下锁母,03-压盖,04-支承环,05-密封环,06-开关阀,07-胶囊,08-内衬,09-壳体,10-充气缓冲阀,11-上锁母,12-气阀杆,13-通孔,14-空腔。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壳体9,壳体9内壁覆盖有内衬8,壳体9与内衬8之间复合粘接,壳体9底部设有止动油阀1,止动油阀1内设有开关阀6,止动油阀1内设有通孔13、空腔14,通孔13与空腔14相通,空腔14直径大于通孔13直径,止动油阀1与内衬8之间设有支撑环4、密封环5,支撑环4在密封环5的下方,止动油阀1的外面套有下锁母2,下锁母2与支撑环4之间设有压盖3,壳体9顶部设有充气缓冲阀10,充气缓冲阀10与壳体9的连接处设有上锁母11,充气缓冲阀10内有气阀杆12,气阀杆12的底端装配有胶囊7,充气缓冲阀10与气阀杆12装配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莱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莱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8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