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用胶带撕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5921.4 | 申请日: | 2014-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陆东跃;金亚群;袁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凡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胶带 撕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管道“死口”时用到的胶带撕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管道进行焊接时都会遇到无法借助转台来旋转管道以进行焊接,特别是遇到长输管道从两头向中间挺进时,无法在最后的对接处对管道进行旋转焊接操作,人们称这种情况为“死口”。
目前,人们在对“死口”处进行氩弧焊时,都会首先采用充气保护,这时需要进行密封措施,多采用普通的塑料胶带对对接处进行密封以防止氩气等保护气的泄露。但是,在进行焊接时为了保证焊接成形的质量,焊工往往在焊接时只撕开一道小口来进行焊接,以保证管内气体的纯度。这样只能焊一段后再撕开一段密封胶带,大大减慢了焊接的速度。如果不撕掉胶带,焊接产生的热量会让离焊接点较近的胶带熔掉从而进入焊池内影响焊接质量。
由于焊接与其它工业加工过程不一样,被焊工件由于局部加热熔化和冷却产生变形,焊缝的轨迹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手工焊时有经验的焊接人员可以根据眼睛所观察到的实际焊缝位置适时地调整焊枪的位置、姿态和行走的速度,以适应焊缝轨迹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在进行焊接时,需要焊接人员一边焊接一边撕扯胶带,这样会影响焊接人员对焊缝和熔池发展的把握,从而影响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也对焊接的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需要多次调整姿势,会影响焊接的质量。
目前,人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可随转盘转动的管件的胶带撕扯装置,该装置设置有滚轮,滚轮和管件之间采用摩擦轮方式进行传动,使滚轮和管件做同速度的逆向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管件一边撕扯胶带二滚轮则一边回收胶带。但是,该装置无法适用于管道“死口”处的焊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焊接管道“死口”处时密封胶带可以随着焊接工作的进行,自动进行撕扯,而不需要焊接人员来专门进行撕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胶带撕扯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环形轨道和行进装置,所述圆环形轨道的外表面上设有齿圈,圆环形轨道的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夹紧装置,圆环形轨道的两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行进装置上设有防脱装置,该防脱装置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使行进装置可以与圆环形轨道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所述行进装置上设有动力装置和齿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齿轮进行转动,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在一起,所述行进装置上沿着与轨道轴向相同的方向上设有胶带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齿轮之间设置有变速装置。
优选地,所述变速装置为齿轮。
优选地,所述胶带回收装置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胶带回收装置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防脱装置由位于行进装置四周的拉杆和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配合的滚轮组成,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行进装置上,拉杆另一端与滚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为液压千斤顶或螺栓千斤顶。
采用此结构后可以使行进装置沿着对接处上的轨道进行旋转,通过旋转来撕扯开缠绕在对接处的胶带,而胶带回收装置则随着行进装置的旋转而进行自传来回收胶带。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对接处通过使装置进行相对运动的方式实现对胶带的旋转撕扯,从而将人员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来进行焊接。这样,可以使焊接人员能够集中精神进行焊接,能够有效地提高焊接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用胶带撕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行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用胶带撕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环形轨道;2-凹槽;3-齿圈;4-拉杆;5-齿轮一;6-电机一;7-齿轮二;8-电机二;9-胶带回收装置;10-滚轮;11-夹紧装置;12-齿轮三;13-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凡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凡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5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排六针母插头插针机的塑料本体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机电缆接头压接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