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条棒状辅食喂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151.1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玥;邢国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条棒状辅食 喂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婴儿条棒状辅食喂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多数婴儿在7-8月龄开始进入乳牙萌生阶段;同时,随着婴儿的不断发育,婴儿本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此,大多数家长在此阶段开始给婴儿添加磨牙棒、水果条、蔬菜条等棒条状辅食。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又能缓解婴儿乳牙萌生造成的不适。家长在对婴儿进行喂食时,多为用手直接给婴儿喂食,但是婴儿往往不能一次吃掉一根,所以需要家长多次喂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辅食污染。此外,已经被食用的辅食不便于重新放入食品包装袋中,而目前又没有能够用于单独盛放辅食的工具,因此,食用后的辅食会被扔掉,造成辅食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婴儿条棒状辅食喂食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食喂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辅食容易被污染且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条棒状辅食喂食器,包括中空结构的内层硬质壳和塑料盖,该内层硬质壳的外围套有硅胶套,内层硬质壳的底端与底座旋转连接,底座上设置有螺杆;内层硬质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辅食的紧固装置。
优选的,所述内层硬质壳为食品级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为内六角顶丝。
优选的,所述内六角顶丝为食品级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内层硬质壳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内六角顶丝将内层硬质壳内部的辅食夹紧,便于家长给婴儿喂食,且家长在多次喂食过程中手仅需一次接触辅食,避免了辅食污染的几率。
(2)单次喂食结束后,可用塑料盖将辅食罩住,便于存放,避免浪费。
(3)底座上设置有螺杆,使用时可将辅食插在螺杆上,通过底座的旋转,完成辅食的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透视图;
其中:1、塑料盖,2、内层硬质壳,3、内六角顶丝,4、硅胶套,5、底座,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婴儿条棒状辅食喂食器,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中空结构的内层硬质壳2和塑料盖1,该内层硬质壳2的外围套有硅胶套4,内层硬质壳2的底端与底座5旋转连接,底座5上设置有螺杆6;内层硬质壳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辅食的紧固装置。
所述内层硬质壳2为食品级塑料材质。
所述紧固装置为对称设置的内六角顶丝3,内六角顶丝3距硅胶套的顶端1cm。
所述内六角顶丝3为食品级塑料材质。
所述内层硬质壳2与底座5通过螺纹连接。
使用时,可将辅食插在螺杆6上,通过底座5的旋转,完成辅食的进给。
当辅食需要夹持时,旋转内六角顶丝3即可将辅食夹紧,便于家长给婴儿喂食,且家长在多次喂食过程中手仅需一次接触辅食,避免了辅食污染的几率。
单次喂食结束后,可用塑料盖1将辅食罩住,便于存放,避免浪费。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 下一篇:电力远程作业场景移动音视频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