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二级减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4047.2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0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强;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13/08 | 分类号: | F16H1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二级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节能二级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对传递动力及运动的减速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其不断地向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误差小、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噪音小等方向发展。一般说来,一个传动系统中的机构越复杂,运动副越多,运动链越长,则各运动副中的摩擦损耗越大,传动效率必然较低。要提高传动效率、节约能源,一方面应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使功率传递通过的运动副数目越少越好;另一方面应设法减少运动副中的摩擦,如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等。
而现有的多数减速器都存在着消耗材料和能源较多的问题,对于大传动比的减速器,该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减速装置被许多企业广泛使用,因此不论在减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效率、改善工艺、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承载能力以及降低成本等等方面,有所改进的话,都将会促进资源(包括人力、材料和能源)的节省,这就对传统的齿轮式减速装置提出了新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节能二级减速装置,能够通过内、外摆线盘之间的啮合实现二级减速,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经济实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节能二级减速装置,包括中心盘1,中心盘1固定连接在壳体17上,壳体17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偏心盘8、第二偏心盘10、输出盘16,中心盘1的右侧表面刻有一条外摆线槽,第一偏心盘8左侧表面刻有一条内摆线槽,右侧表面刻有六个环形槽,第二偏心盘10的左侧表面刻有六个环形槽,右侧表面刻有一条外摆线槽,输出盘16的左侧表面刻有一条内摆线槽,输入轴2通过第一滚动轴承3、第二滚动轴承4、第三滚动轴承5、第四滚动轴承13分别与中心盘1、第一偏心盘8、第二偏心盘10和输出盘16连接,中心盘1通过第一钢球7与第一偏心盘8啮合传动,中心盘1与第一偏心盘8之间设有保持架6,第一钢球7之间通过保持架6分隔开,第二偏心盘10通过第三钢球12与输出盘16啮合传动,第二偏心盘10与输出盘16之间设有保持架11,第三钢球12之间通过保持架11分隔开,第一偏心盘8与第二偏心盘10之间通过第二钢球9啮合传动,输出盘16通过第五滚动轴承14和圆锥滚子轴承15与壳体17连接。
所述中心盘1和壳体17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输入轴2为偏心轴,其上有两个180度偏心分布的偏心轴段,且偏心距相等。
所述第一钢球7数量为15个。
所述第二钢球9数量为6个。
所述第三钢球12数量为15个。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保持架分隔和支撑钢球,钢球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碰撞、堆积的现象,运动过程连续平稳可靠,双圆弧型摆线槽使得钢球和内、外摆线槽之间为多点接触,可以实现无隙啮合,通过内、外摆线盘之间的啮合实现二级减速,传动效率高,可运用于精密机械结构中,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经济实用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保持架6(保持架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入轴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偏心盘8的左视图(输出盘16的左视图)。
图5为中心盘1的右视图(输出盘16的右视图)。
图6为第一偏心盘8的右视图(第二偏心盘10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新型节能二级减速装置,包括中心盘1,中心盘1与壳体1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壳体17内部依次设有第一偏心盘8、第二偏心盘10、输出盘16,输入轴2通过第一滚动轴承3与中心盘1连接,并作旋转运动,第一偏心盘8和第二偏心盘10通过第二滚 动轴承4、第三滚动轴承5与输入轴2连接,输入轴2旋转运动,并带动第一偏心盘8、第二偏心盘10做偏心旋转运动,输入轴2通过第四滚动轴承13与输出盘16连接,第一钢球7在中心盘1和第一偏心盘8之间啮合滚动,从而实现第一级减速;第一偏心盘8和第二偏心盘10之间通过第二钢球9循环滚动,形成环形槽等速输出机构,输出盘16通过第五滚动轴承14和圆锥滚子轴承15与壳体17连接,并作旋转运动,输出盘16和第二偏心盘10之间通过第三钢球12啮合传动,实现第二级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