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轴缓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3170.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涂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使元件静止在预定位置的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轴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所以轴的正常运转对于机器来说非常重要。
轴在转动过程中,特别是在两个齿轮配合的情况下,如果轴受到径向的冲击,则容易导致分别位于两个轴上的齿轮啮合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会机器停止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收轴受到的冲击力的旋转轴缓冲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旋转轴缓冲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配合从动齿轮的转动轴,其中,所述从动齿轮靠近边缘一侧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短轴,另外,还设有托架、滑动杆、压簧和挡圈,所述托架中部套设在转动轴上,且托架具有两个相对的托臂,两个托臂上均贯穿设有滑动杆,所述短轴位于两根滑动杆之间,滑动杆在托臂与短轴之间的位置均套设有压簧,滑动杆两端均设有挡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当旋转轴受到冲击力时,由于托架中部套设在转动轴上,所以托架与转动轴之间相对转动,短轴位于两根滑动杆之间,滑动杆在托臂与短轴之间的位置均套设有压簧,所以滑动杆的一端与短轴相抵,所以两个弹簧能够被压缩,托架相对从动齿轮摆动,弹簧在压缩和恢复过程中将冲击力吸收。本实用新型能吸收轴受到的部分冲击力,保证相啮合的齿轮保持稳定啮合。
进一步,所述滑动杆与从动齿轮的端面平行,弹簧在压缩和恢复过程产生的力在与从动齿轮端面平行的平面上,不会产生沿转动轴轴向的力,所以托架不会沿转动轴滑动。
进一步,所述短轴通过第一轴承与从动齿轮连接,短轴位于两根滑动杆之间并被夹持,滑动杆由短轴带动旋转,短轴通过第一轴承与从动齿轮连接时,短轴与滑动杆之间没有相对摩擦,能够延长短轴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托架与转动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当转动轴受冲击力时,托架相对转动轴转动,托架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托架与转动轴之间的摩擦非常小,托架转动阻力小,从而弹簧能吸收更多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轴缓冲机构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轴缓冲机构,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3和配合从动齿轮3的转动轴2,其中,如图2所示,从动齿轮3靠近边缘一侧设有与其轴向平行的短轴7,另外,还设有托架4、滑动杆8、压簧6和挡圈5,托架4中部套设在转动轴2上,且托架4具有两个相对的托臂41,两个托臂41上均贯穿设有滑动杆8,滑动杆8能相对托臂41滑动,短轴7位于两根滑动杆8之间,滑动杆8在托臂41与短轴7之间的位置均套设有压簧6,滑动杆8两端均设有挡圈5。
短轴7通过第一轴承与从动齿轮3连接,短轴7位于两根滑动杆8之间并被夹持,滑动杆8由短轴7带动旋转,短轴7通过第一轴承与从动齿轮3连接时,短轴7与滑动杆8之间没有相对摩擦,能够延长短轴7的使用寿命。
托架4与转动轴2通过第二轴承9连接,当转动轴2受冲击力时,托架4相对转动轴2转动,托架4通过第二轴承9连接,托架4与转动轴2之间的摩擦非常小,托架4转动阻力小,从而弹簧能吸收更多的冲击力。
具体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主动齿轮1转动并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旋转,当旋转轴受到径向的冲击力时,由于托架4中部套设在转动轴2上,所以托架4与转动轴2之间相对转动,短轴7位于两根滑动杆8之间,滑动杆8在托臂41与短轴7之间的位置均套设有压簧6,所以滑动杆8的一端与短轴7相抵,短轴7被两根滑动杆8夹持,滑动杆8贯穿托臂41,滑动杆8两端均连接挡圈5,所以两个弹簧能够被压缩,且滑动杆8能在托臂41被贯穿的孔中滑动,托架4相对从动齿轮3摆动,弹簧在压缩和恢复过程中将冲击力吸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3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芝麻榨油机与减速箱连接装置
- 下一篇:变速器通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