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心桨叶式干燥冷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3163.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松;赵志坚;盖玉存;王锋;王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诺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5/04;F28C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20 河北省石家庄市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桨叶 干燥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和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桨叶式的干燥和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空心桨叶式干燥冷却机通常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着电机、减速机、箱体,箱体上端和下端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箱体内有两根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两轴上有搅动物料的桨叶,大多数干燥机的桨叶都是双边倾斜的楔形结构,且桨叶对称布置在两轴上。电机、减速机、主、从动轴依次连接,电机带动两轴旋转,物料由进料口进入箱体内,落在两轴中间位置,主、从动轴带动桨叶向内旋转来搅拌物料,使物料在搅拌桨的翻动下,不断与干燥冷却机的换热壁面或热、冷载体接触,加快换热效率和湿分的蒸发或物料冷却,达到干燥或冷却的目的。
由于固体物料自身没有流动性,在干燥冷却机内固体物料的移动完全依靠桨叶推动和自身重力的联合作用。因此要使干燥冷却机内物体物料全部流动,就要设置较多的桨叶,两根空心轴旋转方向相反,均向着设备中心线方向旋转,借助于桨叶将物料向上提升。针对较高粘度(例如污泥、煤泥等)的物料,在进料时湿度最大,粘度也最大,传统的桨叶结构为双边楔形,且均对称布置在空心轴的两侧,桨叶的结构和布置形式使两个空心轴的桨叶同时挤压同时分开,同时挤压会出现负荷短时过大,电机电流急剧上升,设备伴有震动或异响,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及设备的强度,造成设备不能连续进行生产,制约生产能力,设备具有极大隐患,而且会造成电机功率选择过大,制造成本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心桨叶式干燥冷却机,解决了电机电流不稳定和设备异响的问题,运转平稳,生产量得到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空心桨叶式干燥冷却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减速机、箱体,箱体前端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后端下部设置有出料口,箱体内安装两根在水平方向平行的向两轴中间旋转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表面沿两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空心的扇面形的搅动物料的桨叶,桨叶扇面的内圆弧面连接在两轴的表面上,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桨叶相互之间错开角度;主动轴和从动轴前部靠近进料口设置的桨叶为单面倾斜的扇面,主动轴和从动轴后部靠近出料口设置的桨叶为双面倾斜的扇面;所述桨叶扇面的前端薄后端厚,桨叶转动方向的前后两端均与主动轴和从动轴垂直,桨叶转动方向的后端设置有端板;
桨叶前面和后面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置有防止物料进入两轴与箱体连接处的反料螺旋,反料螺旋外设置有焊接在箱体上的套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板的宽度大于桨叶转动方向的后端的宽度,端板的外端高出桨叶的外圆弧面,在端板的后表面的外端还焊接有一块抄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解决电机瞬时电流增加过快,确保设备运转平稳性及可靠性,达到均匀连续的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能力。
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置的空心桨叶相互之间错开角度, 避免了两根轴上的所有桨叶同时相互挤压所引起的瞬时负载过大,使电机电流不会出现瞬时上升过快。电流的平稳使设备可以满载稳定运行,提高产量。
主动轴和从动轴前部设置的单边倾斜的桨叶对物料有较大的向前的推力,物料在推力的作用下可很快向前运动,这样可使刚进入箱体中水分较多的物料尽快前进不至于堵在箱体前部;后部设置双边倾斜的桨叶对物料可产生双向的挤压,使物料在箱体内翻转的更充分,不断更新传热面上的物料,强化传热,蒸发出物料内部及表面的其余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
主、从动轴上桨叶的前面和后面各设置一段反料螺旋,箱体上对应反料螺旋处设置有套管。进入套管和两轴之间的物料被反料螺旋推入箱体内,防止物料进入主、从动轴与箱体连接的密封处以致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桨叶后端的端板在旋转过程中可扬起物料更好把物料中的湿气加热出来;端板与箱体底部接近位置磨损最为严重,在此位置设置的抄板为端板起到减缓磨损的作用,且更换抄板更加经济和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轴和从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桨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桨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反料螺旋和套筒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诺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诺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3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炉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上料与烘箱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