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塌渍防渗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2815.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桂萍;李丽;余喜红;张丽;刘雅丽;张萍;鲍庆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杨海霞 |
地址: | 450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防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塌渍防渗包。
背景技术
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治方法,多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症、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药塌渍治疗时,将药垫浸透药液,湿敷在治疗部位,通过红外灯照射,利用热力经皮透入吸收,达到治疗的效果。目前,临床上的药垫多采用柔棉材料制作(如:纱布等),虽然其具有柔韧、亲肤、吸水量大等优点,但是在塌渍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药液会从药垫四周渗出,浸湿病人的衣物及床单;另一方面在红外灯的照射下,部分挥发的药液形成雾团可能会使红外机器的电热板渗湿,导致漏电隐患,极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药塌渍防渗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塌渍防渗包,包括防渗袋和装在防渗袋内的药垫,所述防渗袋上端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开口。
具体的,所述防渗袋的材质为无纺布。防渗袋制作时先沿中心线对折,然后将其它三个边的边缘压合或缝制在一起即可。
在塌渍治疗过程中,将浸过药液的药垫装入防渗袋内,防渗袋设有开口的端面朝下帖敷在患者的治疗部位(用以保证药垫与患处接触,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这样一方面防渗袋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外渗,另一方面防渗袋的另一端面可以使部分挥发的药液雾团与红外机器有效隔离,避免药液渗湿电热板导致的漏电隐患,在保护机器的同时,增强了安全防护。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药垫封装于上端面中间部位设有开口的防渗袋内,使得在塌渍治疗过程中防渗袋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外渗,保证病人衣物、床单的清洁和干燥,给患者创建了一个舒适、良好的治疗环境;另一方面防渗袋的另一端面可以使部分挥发的药液雾团与红外机器有效隔离,避免药液渗湿电热板导致的漏电隐患,在保护机器的同时,增强了安全防护。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药塌渍防渗包外观整洁、美观,使用方便 ,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药塌渍防渗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塌渍防渗包,包括防渗袋1和装在防渗袋内的药垫2,所述防渗袋1上端面的中间部位设有开口3。所述防渗袋1的材质为无纺布。防渗袋制作时,先沿中心线对折,然后将其它三个边的边缘压合在一起(图1中的虚线即为压合线)。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药塌渍防渗包进行塌渍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外渗,保证病人衣物、床单的清洁和干燥;还可以使部分挥发的药液雾团与红外机器有效隔离,避免药液渗湿电热板导致的漏电隐患,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冲洗密闭式三通接头
- 下一篇:一种乳腺导管造影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