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2558.0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旅自行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任哲夫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架体,尤其是指一种可方便提拉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架体的结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自行车各部件支撑的功能之用。而实际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正常骑、推外,还会碰到需要将自行车整个抬起、提起搬运的情况。普通车架结构中只有通过拉座椅或车架来实现,缺乏专门的提拉位置。
而对于折叠自行车而言,其折叠固然方便,但折叠后如何搬运是一个难题,随之有折叠自行车车架在设计上通过配备额外滚轮可在折叠后由滚轮搬运解决了此类问题。但由于车架的可变性,如何设置合理的拖拽的着力部件是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自行车车架提供一个方便着力搬抬、拖拽的自行车车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及拉杆机构,于车架主体上设置有插接位;所述拉杆机构包括杆体及设置于杆体上的拉柄,所述杆体一端与插接位外形相适配,且于杆体及插接位上设有对应的卡扣机构;所述杆体一端可与插接位呈套接相连并通过卡扣机构相固定;
上述结构中,所述车架主体于横向、纵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位及第二插接位;
上述结构中,所述杆体包括相互套接的主杆及延长杆,所述拉柄设置于延长杆端部,所述卡扣机构设置于主杆下部;于拉柄上还设置有释放按钮,主杆与延长杆套接部分对应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释放按钮与锁紧机构相联动可锁紧/释放套接的主杆与延长杆间的相对滑动;
上述结构中,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卡槽及扣件;所述扣件包括卡柄,卡柄中部固定枢接于杆体/插接位上,卡柄一端与杆体/插接位之间连接有压簧,另一端穿过所述杆体/插接位可于卡槽相适配扣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还包括拖轮组件;所述拖轮组件包括滚轮,所述车架主体后端同侧间隔设置所述滚轮,车架主体可在滚轮支撑下沿侧向滑动;
上述结构中,所述拖轮组件还包括承载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及第五支撑架;所述承载架水平设置,于承载架一端下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另一端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外端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架与第五支撑架一端相连且两者呈夹角设置,第四支撑架与第五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于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滚轮;所述承载架一端与车架主体相连,另一端至少于对应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的滚轮的相同侧设置所述滚轮;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第三支撑架连接至承载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呈钝角设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承载架由环形外框及环形中部横向连接肋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均呈U形;U形的第一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中部连接于承载架下部的两端;第三支撑架下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架的中部;所述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连接于U形第二支撑架的一臂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承载架的一端通过连接的延伸架与车架主体相连,承载架后部连接有安装片;于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的外端相连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四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第四支撑架、第五支撑架连接处设置有轮架,轮架中枢接有滚轮;
上述结构中,所述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相连的外端处设置有与两者相连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车架主体上设置插接位,进而与一套拉杆机构相配合套接,在卡扣机构作用下实现两者的固定、分离,从而使得自行车车架可快速在需要的位置通过设置插接位结构在需要时候快熟安装拉杆机构实现着力点的设置,便于搬抬、拖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连接拉杆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与杆体设置的卡扣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的拖轮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的拖轮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于折叠状态待拉动时示意图。
1-拖轮组件;10-延伸架;11-承载架;12-第一支撑架;13-第二支撑架;14-第三支撑架;15-加强筋;16-第四支撑架;17-第五支撑架;18-轮架;19-滚轮;110-挂板;126-连接板;201-安装板;2-车架主体;21-第一插接位;22-第二插接位;23-卡柄;24-压簧;3-拉杆机构;31-拉柄;32-释放按钮;33-延长杆;34-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旅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旅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弯偏中心立管车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折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