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形态快换平面连杆机构实验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2517.1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态 平面 连杆机构 实验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四杆机构装置,尤其是一种是用于教学的快换多形态平面四杆机构实验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因为学的是机械专业,空间想象能力很重要,但有时候有些东西光凭想象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我们需要的是亲身的实践;就比如在学习平面四杆结构的时候,四杆机构是比较基础但又是挺难掌握的东西,大家只能通过书籍或者图片等形式了解,而且现有的模型也非常简单,无法全方位以多种形式供学员参考学习,无法使得学员们能够快速理解,同时也激发不了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19077.2公开了一种铰链四杆机构示教板,包括连架杆、连杆、机架、螺钉,其特征是连架杆与连杆的长度相同,在其一端设有一个圆透孔,在其另一端设有若干个间距为a的圆投孔。这种铰链四杆机构示教板在使用时,只能通过螺钉来完成各杆与面板上的圆透孔相接触,但是只能进行杆与杆之间的相互运动,不能移动,也只能是在老师手里比划,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显得比较单调,勾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得到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清楚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变化,在上课时期间,不但可以勾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充分掌握利用滑块机构让四杆构件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变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多形态快换平面连杆机构实验器具,包括箱体,箱体外侧设有连杆装置,箱体包括一组面板,面板上设有间隔分布的通孔,通孔内插接在通孔内的转轴,转轴中部设有第一斜齿轮,箱体内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与通孔直径相同的第一滑槽,箱体上设有穿过第一滑槽的第一螺栓,支撑块内插接有电机,电机内插接有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这样,在使用时,通过面板组装成箱体,面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可用于插接转轴等可在通孔内做旋转运动的零件,支撑块位于箱体内侧,开设在支撑块上的第一滑槽有助于调节支撑块的摆放位置,第一螺栓是用与穿过通孔和第一滑槽将,支撑块内摆放有电机,电机内安装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与转轴上的第一斜齿轮相啮合,斜齿轮有助于连接在不同方向的齿轮传动,而且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
进一步完善,置于箱体外侧的转轴上设有把手,把手上设有把柄。这样,在使用时,通过握住把柄来带动把手,把手再带动转轴转动,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连杆装置包括至少两根U型条,U型条之间插接有插销,U型条外侧设有套接在插销上的圆块,圆块上设有第二螺栓。这样,在使用时,U型条是连杆装置中的主要构件,不同数量的U型条可以表达不同方式的连杆机构,U型条与U型条之间通过插销连接在一起,插销内又安装有用于夹紧U型条的圆块,为了使得夹紧程度比较高,故在圆块上添加第二螺栓,以顶插销的方式来实现。
进一步完善,圆块置于U型条左右两侧。这样,在使用时,通过U型条左右两侧的圆块来实现对U型条进行限位夹紧。
进一步完善,第二螺栓置于圆块的圆弧面上。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提高夹紧力。
进一步完善,U型条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穿过通孔插接在面板上。这样,在使用时,为了便于支线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故在任何一个U型条内插接固定杆,以达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面板内侧设有一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面板上设有安装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第三螺栓,第一支撑杆外侧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下两侧均设有一组直角加强筋,直角加强筋的侧壁上开有一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有穿过第二滑槽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上的第三螺栓。这样,在使用时,为了方便使得各面板能够合理的组合成箱体,故采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作为一个支撑框架,而且面板通过第三螺栓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直角加强筋有着支撑和连接作用。
进一步完善,直角加强筋置于第三支撑杆上下位置。这样,在使用时,通过在第三支撑杆上下位置设置直角加强筋,直角加强筋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具有良好的稳固性,而且在搬运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三支撑杆来进行搬运。
进一步完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呈垂直摆放。这样,在使用时,增加稳固性。
进一步完善,直角加强筋置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接缝处。这样,在使用时,直角加强筋作为一个连接件安装在接缝处,能够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组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