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1770.5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成云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04;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310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切换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 。
背景技术
目前盛装锂电池的电池盒,不能够切换串并联,串并联是在出厂时候设置好的。当需要串联设置时候,就用超声波焊接设备将锂电池单体的同极极耳焊接在一起;当需要并联设置时候,就用超声波焊接设备将锂电池单体的异极极耳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焊接好的多个锂电池单体盛装在电池盒内。这样设计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再增加锂电池单体,因为锂电池使用者,多数都没有焊接锂电池极耳的超声波焊接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可以使多个锂电池单体在串联和并联之间进行切换。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上盖包括串联上盖和并联上盖;
所述串联上盖包括一排正极环和一排负极环,所述正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所负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所述并联上盖包括一排正极环和一排负极环,所述正极环与负极环由导电线连接,所述负极环与正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当需要串联设置时候,就使用串联上盖;当需要并联设置时候,就使用并联上盖。将正极环套在锂电电池单体的正极柱上,将负极环套在锂电电池单体的负极柱上。串联上盖的正极环和负极环通过导电线实现串联,并联上盖的正极环和负极环通过导电线实现并联。
进一步,所述电池盒上盖的背面开有槽,所述槽内设置有上盖副板,所述上盖副板可以在槽内滑动,上盖副板包括一排正极环和一排负极环,上盖副板上的正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盖上的正极环之间的距离,上盖副板上的负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盖上的负极环之间的距离,上盖副板上的一排正极环与一排负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盖上的一排正极环与一排负极环之间的距离,上盖副板包括串联上盖副板和并联上盖副板;
所述串联上盖副板上和串联上盖上的正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串联上盖副板上和串联上盖上的负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所述并联上盖上和并联上盖副板上的正极环与并联上盖上和并联上盖副板上的负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所述并联上盖上和并联上盖副板上的负极环与并联上盖上和并联上盖副板上的正极环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因为上盖副板上的正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盖上的正极环之间的距离,上盖副板上的负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盖上的负极环之间的距离,上盖副板上的一排正极环与一排负极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盖上的一排正极环与一排负极环之间的距离,所以上盖副板与上盖上的正极环可以完全重合,上盖副板与上盖上的负极环也可以完全重合,当需要增加锂电池单体时候,就将上盖副板抽出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放置在电池盒内的多个锂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串联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并联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上盖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上盖剖视示意图;其中,1-盒体,2-上盖,3-正极环,4-负极环,5-正极接头,6-负极接头,7-上盖副板,8-导线,9-锂电池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3、4以及5所示,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电池盒,包括盒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正极接头5和负极接头6,所述上盖2包括串联上盖和并联上盖;
如图4所示,所述串联上盖包括一排正极环3和一排负极环4,所述正极环3之间由导电线连接,所负极环4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并联上盖包括一排正极环3和一排负极环4,所述正极环3与负极环4由导电线连接,所述负极环4与正极环3之间由导电线连接。
上盖2优选硬质塑料制作,正极环3和负极环4由导电金属制作,比如铜。先制作两块大小合适的开有孔的塑料板;在其中一块塑料板的孔上镶嵌上铜片,按照串并联的要求(这是电学的基本知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实现),用导电线将正极环3与负极环4连接起来;然后将两块塑料板粘接在一起,导电线位于两块塑料板之间。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成云,未经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成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复合隔膜
- 下一篇:一种OLED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