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607.9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果剥果 分离 专用 轴承 压盖 | ||
技术领域:
本项目涉及的产品,适用于食用油脂工程茶籽压榨取油前的茶果的籽、壳分离的专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茶油的脂肪酸的组成成分素有“油中之王、黄金液体”的美称。油茶品种较多,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茶果成熟即应及时采收。不同品种的茶果应先熟先采,后熟后采,随熟随采;采回的茶果放在室内堆沤6-7天,让茶籽起后熟作用,增加油分。然后抓紧晴天,摊开翻晒,晒3-4天后,茶果自然开裂,多数果的茶籽能分离,未分离的用人工剥离,然后过筛扬净,断续晒干,一般要晒12天,才能使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充分转化为油脂。晒茶籽用土坪或竹席比水泥晒坪好,可以提高出油率和茶油质量;然后进行油茶果去壳,为避免脱壳困难与种仁破碎过多,控制茶籽的含水率在5%-6%以内。脱壳后通过粉碎机加工成粉状,无粗粒,得到较高的出油率。山茶通过这种自然干燥法去壳时,还含有30%左右的茶果尚未裂开;通过人工剥离耗时特别大,少批量的茶果籽壳分离,采用人工处理尚可;但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动者的工资日益增高,经济效益很低;很难达到批量生产的需求,故采用剥果分离机。
剥果分离机采用齿辊与圆辊呈半圆周布置,齿辊与圆辊轴端的小轴承需要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若不采用密封的情况下,对山茶油料有污染作用,严重影响食用油的质量;若采用整体密封,轴承数量太多加大了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及安装的复杂性;同时密封效果不能保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泄漏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产品,针对上述剥果分离机采用轴承需要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若不采用密封的情况下,对山茶油料有污染严重影响食用油的质量;若采用整体密封,轴承数量太多加大了设计难度和生产成本及安装的复杂性;同时密封效果不能保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泄漏影响设备美观等问题;提供的一种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可解决上述问题。
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采用低碳钢材料经过机加工成圆盘型;轴承压盖的双面采用去除物质材料的切削方式加工,同时保证一定的光洁度。轴承压盖2件为一组,其中1件中心设有轴孔,另一件没有轴孔;设有轴孔用于安装在传动轮的一端,没有轴孔用于安装在轴的另一端。轴承压盖盘的圆心设有的圆形轴孔,轴孔直径大小比轴径稍大,能使轴穿过即可。轴承压盖距离圆周5mm处设有4个均布的螺栓孔,轴承压盖的一侧设有凸台,凸台的位置刚好顶住轴承的外圈;防止齿辊与圆辊轴向撺动。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产品设置在剥果分离机上,保证了设备的密封性;简化装配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主视图,图2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侧视图。
如图1、图2所示:
轴孔 1、轴承压盖盘 2、螺栓孔 3、凸台 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茶果剥果分离机专用轴承压盖,采用低碳钢材料经过机加工成圆盘型;轴承压盖的双面采用去除物质材料的切削方式加工,同时保证一定的光洁度。轴承压盖2件为一组,其中1件中心设有轴孔1,另一件没有轴孔。设有轴孔1的用于安装在传动轮的一端,没有轴孔用于安装在轴的另一端。轴承压盖盘2的圆心设有的圆形轴孔1,轴孔1直径大小比轴径稍大,能使轴穿过即可。轴承压盖盘2距离圆周5mm处设有4个均布的螺栓孔3,轴承压盖盘2的一侧设有凸台4,凸台4的位置刚好顶住轴承的外圈;防止齿辊与圆辊轴向撺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维信号的无监督学习
- 下一篇:动态存储器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