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81344.1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苗源;李冬梅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识别 读写 天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安装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的相关产品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有源的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从而,如何稳定的固定此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并且根据应用场景方便地调节天线角度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所述天线固定装置包括两固定组件1、一圆柱形立杆2;
每个固定组件1包括两个垫件10、一个连接件11、两个螺栓杆及至少六个螺母;
所述垫件10是U型断面的槽状构件,包括第一板件101和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件101两端的第二板件102和第三板件103,所述第一板件10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板件102和所述第三板件103上远离所述第一板件101的一端的中部为凹陷部;
所述连接件11为环形闭合结构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所述第一板件11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此两个通孔的中心点的距离与所述垫件10的第一板件101上两个通孔的中心点的距离相同并且大于所述圆柱形立杆2的直径;
所述固定组件1中两个垫件10的第一板件101以及所述连接件11的第一板件111通过所述螺栓及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垫件10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两个垫件10的凹陷部卡接所述圆柱形立杆2。
其中,所述垫件10的所述第二板件102和所述第三板件103上的凹陷部包括一平行于所述垫件10的折弯处的内角线的底部,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此底部两侧的阶梯状的边侧部。
其中,所述底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边侧部中一梯步的长度的两倍。
其中,所述边侧部上的梯步的个数大于2。
其中,所述垫件10的所述第二板件102和所述第三板件103上的凹陷部为圆弧状或者锯齿状。
其中,所述连接件11包括以所述第一板件111为腹板的第一U型件和以所述第二板件112为腹板的第二U型件,所述第一U型件和第二U型件以开口相对的方式相扣,所述第一U型件的翼缘板与所述第二U型件的翼缘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11为矩形管状结构,包括四个板件,所述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为相对的两个板件。
其中,所述连接件11的第二板件112上设置有用于与天线连接的通孔,此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板件111上通孔的直径。
其中,所述连接件11中所述第一板件111和所述第二板件11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圆柱形立杆2的直径,所述圆柱形立杆2的直径大于所述垫件10的U型断面上所述第一板件101或第三板件103的长度。
其中,所述螺栓的长度为30厘米至80厘米。
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8毫米至2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在稳定地固定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调节天线的倾斜角度,适用于对天线倾角要求不同的各种同应用场景。此装置固定效果好、易于调节、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中垫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射频识别读写器天线的固定装置使天线与地面保持小于90度的夹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固定组件1、圆柱形立杆2、垫件10、垫件的第一板件101、垫件的第一板件102、垫件的第三板件103、连接件11、连接件的第一板件111、连接件的第二板件112。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路馈源标签天线
- 下一篇:L波段4位数字式移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