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0813.8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庭柱;吴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讯号 外泄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使接头本体与金属壳体可快速紧密焊固,因而可达到防止讯号或电磁波外泄的目的,进而可避免外泄的讯号或电磁波影响外界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电子装置正常运作的缺点。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连接器,请参阅图1所示,其由接头81与壳体82之间夹设一锡片83,当该接头81与壳体82及锡片83一同经过焊炉加热装置时,而可使该锡片83因遇高热而熔化形成锡液84即如图2所示,再当该接头81与壳体82及锡液84远离该焊炉加热装置一段时间,即会使该锡液84逐渐冷却而可使该接头81与壳体82相焊固;
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该连接器其锡片83虽可使该接头81与壳体82相焊固,惟却因该锡片83经过焊炉加热装置而熔化形成锡液84时,往往因该锡液84常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因而使得该锡液84即会向下流动,造成该接头81与壳体82之间形成缝隙85,导致该锡液84冷却后未能将该接头81与壳体82紧密焊固,因此当讯号线连接于接头81时,极易造成该讯号线的讯号或电磁波经由该缝隙85而外泄出去,而易影响外界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电子装置正常运作的缺失,因此常为使用者所扰;
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之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一般的连接器造成该接头与壳体之间形成缝隙,极易造成该讯号线的讯号或电磁波经由该缝隙而外泄出去,而易影响外界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电子装置正常运作的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其可使接头本体与金属壳体可快速紧密焊固,因而可达到防止讯号或电磁波外泄的目的,进而可避免外泄的讯号或电磁波影响外界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电子装置正常运作的缺失;
为达成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其包含:
至少一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一侧设有至少一凹部,且该凹部设有金属焊材;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一侧触接于该接头本体及该金属焊材;
当该接头本体及该金属壳体一同经过加热装置时,藉由该接头本体的凹部设有该金属焊材,可使该金属焊材因高温而熔化于凹部内,且藉由该金属焊材遇热膨胀的物理特性,而可使该金属焊材可填满凹部空间,因此当该金属焊材冷却时,可使该接头本体与该金属壳体可快速紧密焊固,因而可达到防止讯号或电磁波外泄的目的,进而可避免外泄的讯号或电磁波影响外界人体健康或干扰其他电子装置正常运作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其包含: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周围设有至少一凹部,且该凹部设有金属焊材;
至少一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一侧触接于该金属壳体及该金属焊材。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先前技术的锡液向下流动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体接设于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本体接设讯号线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大部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金属壳体接设于电路板及接头本体接设讯号线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头本体;11..凹部;2..金属焊材;3..金属壳体;31..焊接部;32..凹部;4..电路板;5..讯号线;81..接头;82..壳体;83..锡片;84..锡液;85..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讯号外泄的连接器结构,其包 含:
至少一接头本体1,该接头本体1一侧设有至少一凹部11,该凹部11可为凹环或为凹洞,且该凹部11设有金属焊材2,该金属焊材2可为锡或为锡膏或为锡丝;
一金属壳体3,该金属壳体3一侧触接于接头本体1及金属焊材2,且该金属壳体3一侧周围设有至少一焊接部31,该焊接部31可为金属焊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圆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0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机连接器和具有该微电机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电连接器